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汤阴县

汤阴县

隋开皇六年(586)析邺县置,属卫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汤阴县东。大业初属汲郡。大业末废。唐贞观元年(627)改汤源县复置,属相州,移治今河南汤阴县。金属彰德府。元属彰德路。元末废。明洪武元年(1368)复置,属彰德府。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


在河南省北部。属安阳市。面积637.5平方千米。人口45.3万。辖5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战国为荡阴邑。西汉置荡阴县,治今汤阴县城,因有荡水得名,属河内郡。《水经注·荡水》:“荡水出县西石尚山泉,流径其县故城南,县因水以取名也。”后荡水改汤水。东汉末属魏郡。东魏天平初废荡阴县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置汤阴县(治今汤阴县东古贤村),属黎州;十年废,十六年又置,治今汤阴县西南、鹤壁市故县村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置汤源县,贞观六年(632年)因城在汤水之南,改称汤阴县(治今汤阴县城),属相州。北宋宣和初改属浚州,寻复归相州。元属彰德路。明、清属彰德府。1913年属豫北道,1914年属河北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属平原省安阳专区。1952年属河南省安阳专区,1958年属新乡专区,1961年复属安阳专区,1969年属安阳地区。1983年安阳地区撤销,归安阳市。地处太行山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区,地势西高东低。汤河及其支流謻河、永通河自西向东北注入卫河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有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等。工业有机械、冶炼、轻纺、建材、化工、农副产品加工等。京广、汤鹤、汤濮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、107国道、汤长、鹤台公路经过县境。古迹有岳飞庙、謻里城遗址、白营遗址、扁鹊墓、邶国故城、将城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英烈楼

    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北五十二里英烈村 (原名万感村)。

  • 高村镇

    在今江西万载县北高村乡。元、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袁州府》: 高村镇 “在万载县西七十里。旧有巡司,后裁”。(1)在江西省万载县北部。面积200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村街,人口28

  • 谷口河

    即今山西代县东南峪口河。源出五台山,北流入滹沱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代州:谷口河“在州东南五十里。自五台县杨林岭发源,流经谷口村,故名。民多引流灌溉”。

  • 建溪驿

    在今福建建阳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阳县: 建溪驿 “在县南。水驿也。宋置。政和中,迁于县西,改为东阳驿。元因之。明朝洪武二年,复迁于此,改今名”。

  • 街河市

    即今湖北松滋县南三十八里街河市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松滋县南有街河市。

  • 硚口市

    即桥口市。今湖南郴县东北五十里硚口镇。地当塘溪入东江之口。

  • 雍奴

    又名邕奴。在今河北霸州市、永清、文安、大城及天津市静海县之间。《寰宇记》 卷69: “ 《水经注》 云: 雍奴亦薮泽之名。四面有水曰雍,澄而不流曰奴。” 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 “水之南,南极滹沱,西至

  • 平地袅

    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西北三号地乡苏集村南古城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大同路平地县:“本号平地袅,至元二年省入丰州,三年置县曰平地。”

  • 沅水驿

   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沅州:沅水驿在“州城南二里”。

  • 官澳

    即今福建金门县东北官澳。明属同安县,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