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江宁县

江宁县

西晋太康二年(281)改临江县置, 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江宁镇。《寰宇记》卷90引《舆地志》云:“以江外无事宁静”,故名。隋开皇十年(590)移治冶城(今南京市朝天宫一带)。唐武德三年(620)改名归化县。贞观九年(635)复改白下县为江宁县,属润州。至德二年(757)为江宁郡治。乾元元年(758)为升州治。上元二年(761)改为上元县。五代吴天祐十四年(917)析上元县复置江宁县,与上元县同城而治,为升州治。武义二年(920)为金陵府治。南唐升元元年(937)为江宁府治。南宋为建康府治。元为建康路治,后改为集庆路治。明为应天府治。清复为江宁府治,兼为江苏省治。1912年并上元县入江宁县,为金陵道及江苏省会。1934年移治东山镇(今江宁县)。


古旧县名。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改临江县置,治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镇。属丹阳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移治冶城(今南京市区)。1934年移治东山镇。其县名和归属历经变化。唐以后历为昇州、建康府、集庆路、应天府、江宁府治。2000年撤县,改设江宁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马河场

    俗呼养马河。即今四川简阳市北养马镇。民国《简阳县志》卷2:杨马河“一作养马河。采访册按,《乾隆志》作杨马河场”。

  • 武泉水

    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小黑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武泉水 “东出武泉县之故城西南,水南流又西屈径北舆县故城南,其水又西南入芒干水”。

  • 长淮关

    即今安徽蚌埠市东长淮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凤阳县:“西北有长淮关,洪武六年置长淮卫于此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1凤阳府:“长淮关在府西北三十里,地名粉团州,长淮卫置于此。”

  • 柏社镇

    北宋置,属德阳县。即今四川德阳市西北柏隆镇。

  • 宁晋县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廮陶县置,属赵郡。治所即今河北宁晋县。北宋属庆源府,金属沃州。元属赵州。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南部。属邢台市。面积 1107 平方千米。人口72.4万

  • 白阳垒

    一作白杨浦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北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南齐中兴元年(501),萧衍围郢城,吴子阳等援军至武口,萧衍“乃命军主梁天惠、蔡道祐据渔湖城,唐脩期、刘道曼屯白阳垒,夹两岸而待之”。在今湖北省武

  • 白水畈市

    即今湖北蕲春县东北白水乡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蕲州东北有白水畈市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3蕲州:白水畈市“在州东北百四十里”。

  • 能仁寺

   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绍兴府一》: 能仁寺 “在府南二里。晋许询舍宅建,号祗园寺。吴越时重建。宋改名。府西北二里尚有小能仁寺,故郡人谓此寺为大能仁寺”。②在今江西九江市。《清一统志 · 九江

  • 元乂墓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北前海资村(现改名向阳村)西南、洛孟公路西侧。元乂,字伯㑺,道武皇帝玄孙,太师京兆王世子。《魏书》中有传。该墓1925年曾被盗掘,1974年再次进入墓内作了调查。墓甬道顶部

  • 罗岷山

    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八十里,澜沧江西岸,延袤四十余里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昌府》 引 《云南通志》: “相传蒙氏时,有僧罗岷自天竺来此,作戏舞术,石亦相随而舞,迄今岸下时有飞石,过者惊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