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江夏郡

江夏郡

①西汉高帝六年(前201)置,治所在西陵县(今湖北新洲县西二里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“应劭曰:沔水自江别,至南郡华容为夏水,过郡入江故曰江夏。”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、潜江市、嘉鱼县、蒲圻市以东,红安、新洲、蕲春、阳新等县以西,崇阳、通山等县以北,安陆市、河南信阳、罗山、光山等县以南地。东汉建安初,刘表江夏太守黄祖徙治夏口城(今武汉市汉口城区)。建安十三年(208)初,孙权破城杀黄祖,掳掠而去。江夏太守刘琦另筑夏口城(今武汉市汉阳城区)。年底,曹操任文骋为江夏太守驻此。赤壁战后,文聘徙治石阳(今黄陂县西)。三国魏嘉平三年(251)徙治上昶城(今云梦县西南)。西晋徙治安陆县(今安陆市北)。南朝宋孝建元年(454)徙治夏口城(今武汉市武昌城区)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大业三年(607)复置。唐初改为鄂州。天宝元年(742)复置,乾元元年(758)复为鄂州。

②三国魏置,治所在上昶城(今湖北云梦县西南涢水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安陆、应城、黄陂、云梦、大悟及河南信阳、罗山等市县地。西晋移治安陆县(今湖北云梦县)。南朝宋废。

③北魏孝文帝置,治所在江夏县(今河南泌阳县北五十里)。隋开皇三年废。


(1)西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置,治西陵县(今湖北武汉市新洲区西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省钟祥、潜江、仙桃、嘉鱼、赤壁、崇阳等市县以东,及河南省光山、新县等县以西、信阳市以东,淮河以南地。三国魏江夏郡治上昶城(今湖北云梦县西南),吴江夏郡治武昌县(今湖北鄂州市)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灭吴,改名武昌郡。南朝宋移治夏口县(今武汉武昌区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省武汉市以西,赤壁市以东,长江南、北及汉水、澴水下游地区。隋初废。大业及唐天宝、至德时又曾改鄂州为江夏郡。(2)北魏置,治江夏县(今河南泌阳县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泌阳县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穆古朗

    即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驻地阿木古郎镇。清以来为新巴尔虎左旗驻地。“阿穆古朗”,蒙古语意为“平安”。

  • 忠孝滩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东部,位于礼乐滩东南方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庙滩。1947年改名忠孝滩。

  • 散三站

    明改元青州站置,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青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“散三” 站。后废。

  • 赵川县

    1947年10月当地解放后由商南县析置,治赵川镇 (今陕西商南县西南赵川镇)。1948年5月废。旧县名。川陕解放区设。1947年由陕西省商南县析置,治赵川镇。县以镇名。1948年撤销,仍并入商南县。

  • 洵溪

    在今江西黎川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建昌府新城县: 洵溪 “在县东五十里。引而西,银岭、东兴岭诸水流合焉。至五福镇,四面群川并汇于此,注为飞猿水”。

  • 石柱场

    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南石坪镇。清道光《江北厅志》卷2:石柱场“去城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大明水

    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大庾县:大明水“在府西南六十里。源出崇义县傀儡山,北流入章江,为大明江口”。

  • 乳山县

    1945年改牟海县置,属山东省。治所在夏村(今山东乳山市)。1993年改设乳山市。旧县名。1945年改牟海县置,治今山东省乳山市夏村镇。1993年撤销,改设乳山市。

  • 四铺

    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》 “黑章铺”条下:又有“四铺”等皆戍守处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濉溪县中部、界洪新河南侧。四铺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6740。因在宿州西40华里,故名

  • 娑夷水

    在今巴基斯坦控制下之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西北,为印度河支流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小勃律国 “王居孽多城,临娑夷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