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汉阴县

汉阴县

①北魏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北汉江南岸。后废。

②唐至德二年(757)改安康县置,属金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南汉江西南岸石泉咀附近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)迁治新店(今汉阴县)。元废。明初复置,属兴安州。清乾隆五十五年(1790)升为汉阴厅。1913年复改汉阴县,属陕西汉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北魏置,治今陕西省汉中市南汉水南岸。属汉中郡。北周、隋间废。(2)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安康县置,治今陕西省石泉县南石泉嘴附近。属金州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年)徙至今石泉县治。元废。明初复置,属汉中府。清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废入安康县。(2)今县名。在陕西省南部、汉水上游。面积 1347 平方千米。人口28.9万。辖12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三国魏置安阳县,西晋改名安康县,故治在今石泉县东南。北周移石泉县南石泉嘴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汉阴县,故治在今石泉县南石泉嘴附近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年)移至新店,即今址。元至元年间省为巡检司,入金州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复置,属汉中府。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属汉中府。万历十一年(1583年)属兴安州。清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又废入安康县;五十五年置汉阴厅,属兴安府。1913年罢厅设县,属汉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9年属安康分区,1950年属安康专区。1958年省入石泉县。1961年复置,仍属安康专区。1969年属安康地区,2000年属安康市。地处大巴山地、汉中安康低山丘陵盆地和秦岭山地过渡区。主要河流有汉水及其支流月河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有樟、楠、银杏、三尖杉等珍稀树种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蚕茧、油桐、茶叶为主。有沙金、石棉、石膏、硫黄等矿。工业有化工、丝织、棉织、计量器等厂。阳安铁路、汉白公路经此,汉水通水运。古迹有明城墙、清文峰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历精城

    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。《宋史·吐蕃传》:“董氊母曰乔氏,(唃)廝啰三妻。乔氏有色,居历精城。”即此。

  • 类乌齐宗

    清置,治所在类乌齐 (今西藏类乌齐县西北类乌齐镇)。1960年改设类乌齐县,后迁驻热扎卡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城西北类乌齐镇。1960年撤销,改置类乌齐县。

  • 答鲁城

    亦作答虏城。在今内蒙古正镶白旗西。明金幼孜 《北征录》: 永乐八年 (1410) 朱棣北征,“锦水碛行十余里,道近有古城。上指示曰: ‘此答骨城也,朕尝猎于此’”。

  • 秦水

    ①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8道州: 秦水 “在江华县。出吴望山,南流五十里与冬冷水合。水声如秦陇,故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谓秦水 “下流合于贺江”。②即溱水。在今湖南临武县南。《

  • 中后旗

    ①又称东路中后旗。清康熙二十八年(1689)设,属蒙古车臣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中巴颜西。②原属土谢图汗部,清雍正九年(1731)改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察干海尔汗一带。

  • 史家街

    即今四川内江市西北史家镇。清道光《内江县志》卷1:史家街在“西三十里”。

  • 回引站

    元驿站。在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西南辉河旁。元《析津志》“天下站名”吉答(今黑龙江省龙江附近)正西第十一站。

  • 桂林苑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90上元县: 桂林苑 “吴立,在县北四十里落星山之阳”。《文选》 卷5左思 《吴都赋》: “数军实乎桂林之苑,飨戎旅乎落星之楼。” 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北。三国吴置

  • 王岭

    在今江西吉水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吉水县:王岭在“县北九十里。绝顶石壁高数十丈。下有小岩,高五六尺。相传五季时,彭玕作乱,常置寨于此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宿松县西部。佐坝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2

  • 葛渡寨

    元置,在今浙江丽水市东北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