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新江
又名禾水、大溪。即今江西永新县南禾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永新县:永新江“在县南。源出禾山,亦曰禾江。东流合琴亭、胜业诸水,至县东又会群川,入泰和县界,会牛吼江入赣江”。
又名禾水、大溪。即今江西永新县南禾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永新县:永新江“在县南。源出禾山,亦曰禾江。东流合琴亭、胜业诸水,至县东又会群川,入泰和县界,会牛吼江入赣江”。
隋仁寿二年(602)平夷僚置,在今四川汉源县北四十里九襄镇。四年(604)升为汉源县。唐徙汉源县于黎州。遂改为汉源镇。清末改为九襄镇。俗呼为汉源街。(1)在陕西省宁强县东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97
在今中亚阿姆河流域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永平三年(60),“妫塞王自以国远,遂杀(莎车王)贤使者,贤击灭之,立其国贵人驷鞬为妫塞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5:妫塞国“在吐火罗南塞,西戎别种也。临伪水而居,
①在今江苏丹阳市东二十七里。为南朝梁简文帝陵。《元和志》卷25润州丹阳县:“简文帝纲庄陵,在县东二十七里。”②唐敬宗李湛的陵墓。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三十里陵前乡柴家窑村东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20三原县:
①东晋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柳江及红水河中游 一带。南朝宋属桂林郡。南齐以后废。②隋大业五年 (609) 置,属西海郡。治所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北青海湖西岸一带。隋末废。古县名。隋大业五年(6
一作俱振提。唐安西都护府属地。在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州 (苦盏) 附近。又作俱振提。在今塔吉克斯坦苦盏附近。唐时地属安西都护府。
在今四川什邡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什邡县: 青竹堰 “在县境。《志》 云: 县有上下雒口、跑马、杨村等堰凡二十处,皆引雒水以溉田”。
在今辽宁营口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盖州卫:八角湖“在卫西近海。铁岭卫盐场百户所置于此”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、西湖东岸。唐大历间(766—779)李泌任杭州刺史时所凿。宋《乾道临安志》卷3:白居易“复浚李泌六井, 民赖其汲”。六井为相国井、西井、白龟井、金牛井、方井、小方井,分布在从钱塘门
在今山东昌邑市南六十二里。岞然高耸,金人置砦于此。《宋史·张邵传》: 南宋建炎三年(1129),张邵使金,至潍州,与金将挞览抗礼。金人“执邵送密州,囚于祚山砦”。《三朝北盟会编》 卷222 《张公行实
①唐会昌五年(845)改单于都护府置,治所在中受降城(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敖陶窑村古城)。五代地入契丹,废。②唐总章二年(669)改翰海都护府置,治所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西岸,杭爱山东端。统碛北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