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年县

永年县

隋仁寿元年(601)因避太子杨广讳,改广年县置,属洺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四十五里广府镇。大业初为武安郡治。唐为洺州治。元为广平路治。明为广平府治。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58年迁今永年县治临洺关。


在河北省西南部。属邯郸市。面积898平方千米。人口84.3万。辖6镇、1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临洺关镇。春秋为晋曲梁邑,西汉置曲梁侯国,属广平国。东汉建安十七年(212年)属魏郡。三国魏黄初二年(221年)改属广平郡,曲梁为郡治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曲梁县省入广年县,并徙治曲梁故城(今广府),属广平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广年县属洺州。仁寿元年(601年)避炀帝讳改广年县为永年县,大业二年(606年)鸡泽县省入永年县,属武安郡,永年为郡治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永年为洺州治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临洺县省入永年县为镇。元属中书省广平路。明、清属广平府。1913年废府为永年县,治今县东故城。属直隶省冀南道,次年属大名道。1928年直隶河北省。1938年属晋冀鲁豫边区。1949年属河北省邯郸专区。1958年徙今治。1968年属邯郸地区。1993年属邯郸市。地处太行山脉东麓,山前平原区。地势西高东低。境内有洺河、滏阳河、小漳河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棉花。工业有煤炭、化工、建材、轻纺、造纸等。京广铁路、京珠高速公路、107国道及临鸡、邯临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弘济桥、观音阁、永年古城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苏巴什佛寺

    在今新疆库车县城东北四十六里确尔达格山南麓。分东西二寺,分布在铜厂河东西两岸。东寺依山而建,寺垣已毁,外侧尚存78米长的土墙一道。寺内有房舍和塔庙遗迹,全系土垣建造。西寺有土城一区,呈方形,周长318

  • 新城站

    元于新城镇置,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。

  • 即隞。一作囂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古敖山上。《诗经·小雅·车攻》: “搏兽于敖。” 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“济水又东,径敖山北,《诗》 所谓 ‘薄狩于敖’ 者也。其山上有城。”即“隞”。

  • 胥台 (臺)

    即姑苏台。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。

  • 大陆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(596)析广阿县置,属赵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南十里北鱼台。大业初废。②隋大业二年(606)改象城县置,属赵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。三年属赵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改象

  • 偏城县

    1939年冀鲁豫边区由黎城县析置,属太行区。治偏城镇 (今河北涉县北偏城)。1949年撤销,并入涉县。旧县名。太行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初由河北省涉县北部偏城镇一带设偏城办事处。同年8月设县,并以偏

  • 短李亭

    又名四望亭。唐建。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。北宋苏轼有诗: “颓垣破础没柴荆,故老犹言短李亭。”又称四望亭。唐太和中建,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临淮关南。北宋苏轼诗:“颓垣破础没柴荆,故老犹言短李亭。”

  • 荣县

    明洪武九年 (1376) 降荣州置,属嘉定州。治所即今四川荣县。清属嘉定府。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在四川省南部。属自贡市。面积 1957.1 平方千米。人口87.1万。辖27镇、2

  • 琅玡道

    1925年由济宁道分置,属山东省。治所在临沂县 (今山东临沂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临沂、莒县、莒南、日照、五莲、郯城、蒙阴、沂水、沂源、沂南、平邑、费县、苍山、临沐等市县地。1928年废。

  • 小莱芜山

    在今广东澄海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 “莱芜山”条:“小莱芜在(澄海)县东南十里。一名留子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