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梅山

梅山

①即今浙江宁波市东海中梅山岛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定海县 “管界寨” 条下: “又大嵩巡司,旧置于县东南大嵩港。洪武十七年移置县南梅山。” 即此。

②一名栖隐山。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南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8和州: 梅山 “在历阳县南五十里。昔曹操指山上梅林,军士渴遂止,盖此山也”。

③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庐江县: 梅山 “在县东南四十里。俗传曹操率兵,望梅止渴,即此山”。

④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》:梅山 “在舒城县西五十里,上有梅仙洞。汉南昌尉梅福弃官后隐此。亦名梅福山”。

⑤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南三十五里,与新郑市接界。 《左传》: 襄公十八年 (前555), 楚��子冯、 公子格率锐师 “右回梅山。侵郑东北”。

⑥在今湖南安化及新化县界。《宋史·蛮夷二 ·梅山峒蛮》: “于是遂檄谕开梅山,蛮瑶争辟道路,以待得其地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80安化县: 梅山 “在县 (治今梅城镇) 西南。山盘纡甚远,蛮恃为险,今县 (梅城镇) 南八十里梅山岭上有泉,即其地”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一》: 梅山 “在安化县 (治今梅山镇) 西南,接宝庆府新化县界。宋熙宁中,章惇发兵开梅山道即此。新化为上梅山,安化为下梅山,其山俱相通”。


(1)古山名。(1)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南。《左传》襄公十八年(前545年):楚师伐郑,“右回梅山,侵郑东北”,即此。(2)在今湖南省新化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二年(895年),“蒋勋乃与邓继崇起兵,连飞山、梅山蛮寇湘潭”,即此。(2)集镇名。在海南省三亚市西部。属天涯镇。人口 2120。 为原梅山人民政府驻地。从梅东至长山一带是山岭,岭上生长许多酸梅树,故称梅山。产稻、甘薯、玉米、西瓜籽、甘蔗、椰子、腰果、槟榔等。角头湾盛产马鲛鱼、带鱼、红鱼等海产。225国道、三亚石碌铁路经此。有著名的穆斯林古墓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成坡

    在今云南鹤庆县东南六十八里。《清一统志·丽江府》:大成坡“顶有泉,深广尺许,不溢不涸,谓之一碗水。其西又有小成坡。为旧顺州及大理府、并永北厅之孔道”。

  • 西樵山

   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西樵镇附近,最高峰为大科峰,海拔344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西樵山“高数百仞,势若游龙,盘踞四十余里。峰峦大者七十有二,互相连属,内顾若罗城,其极高峻者曰大科峰。……

  • 白荡湖

    在今安徽枞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桐城县:源子港,“《志》云:县东百有二十里有破堽、竹子、白荡诸湖。其白荡湖亦曰民池湖。……皆回环相接,达源子港入江”。在安徽省南部枞阳县境。紧临长江北岸,属长江古

  • 乾壁

    在今山西襄汾县东北。《魏书·太祖记》:北魏天兴五年 (402),“诏并州诸军积谷于平阳之乾壁”,以备后秦。“姚兴遣其弟安北将军、义阳公平率众四万来侵,平阳乾壁为平所陷”。在今山西省襄汾县西北襄陵镇东南

  • 驿面

    在今广西藤县西南六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 藤县西南有驿面巡司。后废。

  • 林田堡

    在今福建龙岩市南七十里。明万历中建公馆于此,崇祯八年 (1635) 改为堡。明崇祯八年(1635年)建,在今福建省龙岩市南。属漳州府。

  • 开成府

    元至元十年(1273)镇戎州置,属陕西行省。治所在开成县(今宁夏固原县南四十里开城乡)。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、彭阳、海原三县及西吉、同心二县部分地。至治三年(1323)降为开成州。元至元十年(1273年

  • 赤山约

    在今广东海丰县东郊。1922年9月,彭湃在此组织赤山约农会。农会旧址原是明代灵雨庵,为二进四合院建筑。

  • 安乐宫

    在今湖北鄂州市东。三国吴黄武二年(223)建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6寿昌军:安乐宫“在武昌吴王城中。黄龙吴徙建业。赤乌十年始移武昌材瓦缮丹阳南宫。旧传宫中古瓦澄泥为之,可以为砚,一瓦值万钱”。三国吴黄武二

  • 原宪城

    在今山东平邑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3费县“舆城” 条下: “又原宪城,在县西北百十里。或曰原宪所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