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梁期县

梁期县

西汉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北磁县东北。三国魏废。《水经· 浊漳水注》: “漳水又东径梁期城南。《地理风俗记》 曰: 邺北五十里有梁期城,故县也。汉武帝元鼎五年,封任破胡为侯国。晋惠帝永兴元年骠骑王浚遣乌丸渴末径至梁期,侯骑到邺,成都王颖遣将军石超讨末,为末所败于此。”

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磁县东北,属魏郡。元鼎五年(前112年),武帝改置为梁期侯国。后国除仍为县。东汉及三国魏仍属魏郡。西晋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功立桥

    一作恭立桥。即今安徽阜南县西南公桥乡。明正德《颍州志》卷2:功立桥集“在南乡,九十里。工商杂集,货亦适中”。清乾隆《阜阳县志》卷4:张汉集在“西南乡九十里近河谷。即旧功立桥”。

  • 同光县

    隋大业三年(607)改昭越县置,属淮安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。古县名。隋大业初改昭越县置,治今河南市泌阳县东北。属淮安郡。不久废入比阳县。

  • 揭职国

    在今阿富汗西北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卷1: 揭职国 “东西五百余里,南北三百余里。国大都城周四五里。……东南入大雪山”。

  • 洪水江

    即今广西武鸣县西北武鸣河上源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思恩府: “北有红水江,又有驮蒙江,一名清水江,流合焉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思恩府:洪水江在 “府西北六十里。一名驮蒙江。源出府西北都阳诸山,经鹰

  • 沈周墓

    在今江苏吴县东北湘城镇牒字圩。沈周(1427—1509)字启南,号石田。晚号白石翁。长洲(今江苏吴县)相城人。明代画家。吴门画派创始人。殁后葬此。

  • 陵口镇

    即今江苏丹阳市东南十五里陵口镇。南朝齐、梁诸陵,多在金牛山旁,此为入陵之口,故名。又名武进口,因南朝萧氏为武进人。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: 永泰元年 (498) 王敬则反,武进陵口,恸哭乘肩舆而前”。即

  • 杨家河

    在今湖北安陆市东北。清同治六年(1867)东捻军大败淮军于此。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东北。清同治六年(1867年)东捻军大败淮军于此。

  • 北皋镇

    即今河北魏县西南三十二里北皋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魏县:“北皋镇在县西北,界成安、临漳之间,商民辐集,有北皋堡。”《清一统志·大名府二》:北皋镇“明嘉靖三十年筑城,与双井、沙口俱称境内巨镇”。(1)古

  • 黑松林山

    在今甘肃古浪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一》: 黑松林山 “在古浪县东四十五里。上多松”。

  • 北津镇

    在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顺庆府南充县:北津镇在“府北五里。郡城旧置于此。今有北津渡巡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