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株洲市

株洲市

亦作洙洲市。即今湖南株洲市。旧属湘潭县,清置巡司于此。1951年置株洲市。


简称株。在湖南省东部、湘江下游。面积1.1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535平方千米)。人口371.5万(市辖区78万)。辖荷塘、芦淞、石峰、天元4区和株洲、攸县、茶陵、炎陵4县,代管醴陵市。市人民政府驻天元区。东汉为湘南县地。三国吴析置建宁县,治今株洲市区,属长沙郡。隋废建宁县入湘潭县。南宋乾道年间已有槠洲地名,后简作株洲。1951年析湘潭县东部地置株洲市(县级),属长沙专区。1952年属湘潭专区。1956年升为省辖市(地级)。1965年析置株洲县,属株洲市。1966年置市郊区。1970年市区分置东、北、南、郊四区。1983年撤销湘潭地区,所辖醴陵(今市)、攸县、茶陵、酃县(今炎陵县)四县划归株洲市成今境。1997年撤销东、南、北、郊四区,调整设立荷塘、芦淞、石峰、天元四区。东部属湘东山地,西部处湘中丘陵。渌、洣等水由东而西汇注湘江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为主,并产棉花、甘薯、茶叶、辣椒、生姜、烟草。茶陵大蒜为名产。山地林产多松、杉、竹,经济林以油茶、柑橘居多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金等。工业有冶金、机械、化工、陶瓷、建材、电力、纺织、机车车辆等。京广、浙赣、湘黔铁路相交境内。是中国主要的铁路枢纽。名胜有石峰公园、奔龙公园、红旗公园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淮南西道

    唐方镇名,简称淮西。至德元年 (756)置淮南西道节度使,治所在颍川郡 (今河南许昌市)。乾元元年 (758) 移治郑州 (今河南郑州市),次年移治寿州 (今安徽寿县),上元二年 (761) 移治安州

  • 明中都城

    在今安徽凤阳县城西北隅凤凰山之阳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九月,诏 “以临濠为中都,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”,营建达六年之久。主要建筑有外、中、内三城。外城周五十余里,中城周十三里,内城周六里

  • 丹东安抚司

    清康熙四十一年(1702)置,治所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北丹东。后废。

  • 冲口水

    亦名涌口水。在今广东陆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海丰县:冲口水“在县东北九十里。源出黄坭坑,东合蛟溪诸水,至南沙渡入于海”。

  • 柴山堡

    在今河南新县西南陈店乡北。1928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由湖北黄陂县木兰山转移到鄂豫边区,在新县柴山堡地区创建了鄂豫边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。

  • 甘井子支线

    自辽东半岛的南关岭至大连湾边的甘井子码头。长11.9公里。为南满铁路支线。1926年动工修筑,1930年建成。

  • 二站

    又作甘井子(今黑龙江省甘南县治)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:甘南设治局“地濒音河之西岸,旧名二站”。

  • 高峰山

    ①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五里。宋 《景定严州续志》 卷5建德县: 高峰山 “去县 (治今梅城镇) 东五里许,仁安山之支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建德县: 高峰山 “有双峰峭壁,新安江绕其西南”。②在今湖

  • 乞儿吉思湖

    一作奇尔吉兹淖尔、奇勒稽思泊。在清科布多东界。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吉尔吉斯湖。

  • 雍布拉岗

    在今西藏乃东县东南。相传是吐蕃王朝的第一座宫殿。为西藏古代宫殿建筑遗址之一。“雍布拉岗”,藏语意为母子宫。又称雍布拉康。在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城东南、雅隆河东岸山顶上。藏语意为“母子宫”。相传建于公元前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