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松源镇

松源镇

①五代王闽置,故址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旧县。南唐保大九年 (951) 升为松源县。

②北宋置,属程乡县。在今广东梅县东北松源镇。


(1)在浙江省庆元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19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松源。南宋庆元三年(1197年)置县后历为县治。1949年为城厢镇,1950年分后田、城内二镇,1953年合为城关镇。1958年改为公社,1975年复称城关镇,1984年以松源溪流经改今名。1992年大济、和山、星光三乡并入。产稻、香菇、蔬菜。有汽车修配、竹木制品、建材、纺织、茶叶加工等厂和铅锌矿。有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之一。菊江、龙政公路经此。有孔庙、官井、卢福神庙等古迹。(2)在福建省松溪县东南部、松溪中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52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松源,人口2.4万。五代闽置松源镇。因河得名。北宋开宝八年(975年)始为松溪县治。1950年设城关镇,后撤。1961年由红旗公社析置城关镇,1984年改今名。境内为松溪河谷盆地,地势平坦,为县商品粮基地。盛产甘蔗、花生、烟草、茶叶等,为闽北茶叶产地之一。工业以粮食加工和制茶为主,还有造纸、森工和大理石装饰仿古家具等。小浦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湛庐山,传为欧冶子铸剑处,山上有清凉寺。还有宋代奎光塔、九龙窑遗址等。(3)在广东省梅县东北边缘、松源河上游,邻接福建省。面积149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松源圩,人口 2550。古时驻地松林茂密,古木参天,故名。明末清初,嘉应州曾在山门寺设松源分州府。清末设松源堡,1948年设松源乡。1958年梅县、蕉岭合并属梅东公社,1961年梅、蕉分县设松源公社。1983年改设区,1987年设镇。属松源河上游山地丘陵。主产稻,并产花生、甘薯、木薯等。盛产烤烟。林产松、杉、竹、油茶、松香等。有铁、锰、煤、石灰石等矿。特产麦芽糖,烤烟、竹木制品较有名。有锰化、松香、农机、木器、铸锅、炼铁、石灰等厂。是闽、粤两省邻县边境农贸集市。松蕉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列思麻

    明代西藏地名。明置列思麻万户府,其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,治所在列麦境。

  • 吉阳溪

    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北五十里吉阳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建宁府:吉阳溪“源出延平府顺昌县界,流入境。经叶坊驿口入于西溪”。

  • 金溪 (谿) 水

    在今江西金溪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4抚州府: 金溪水 “在金溪县上幕岭东。水色如金,县因以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 金溪水“在金溪县北。源出上幕岭,东西分流,经疏山入旴水。水色如金,故名”。

  • 休循州都督府

    唐显庆三年(658)于拔汁那国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渴塞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北卡桑赛)。贞元六年(790)后废。

  • 刘斌堡

    明置,属永宁县。即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四十八里刘斌堡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永宁县:刘斌堡“在周四沟堡西,南山灰岭等口之喉吭也。(明)万历三十二年设堡于此,周一里有奇”。

  • 巨鹿

    战国赵邑。故址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平乡镇。秦置巨鹿县。

  • 度支步

    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北。《水经·赣水注》:“赣水北出,际西北历度支步,是晋度支校尉立府处。步即水渚也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二》: 度支步 “在新建县西北…… 《县志》,度支步在县西北五里”。

  • 南京站

    元于南京万户府地置,故址在今吉林延吉市东十五里城子山古城。元 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“谋丹百一十 (里) 南京。” 清废。

  • 成都

    战国时蜀国都城。在今四川成都市, 与广都、新都号为三都。成都之得名,据《太平御览》卷166引《史记》曰:“周太王逾梁山之岐山,一年成邑,二年成都,故有成都之名。”另据温少峰《试为“成都”得名进一解》(

  • 多智山

    即三角山。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一百二十里,与霍山县、六安市连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庐江郡开化县有多智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26舒城县:三角山“一名多智。其山出水,以润益生人。又饮之聪明博敏,故曰多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