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易县

易县

①秦置,属广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雄县西北十五里古贤村。西汉属涿郡。东汉属河间国。三国魏改名易城县,属河间郡。北魏复为易县,属高阳郡。移治今县西北三十五里。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废入鄚县。

②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为易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北易县。以易水为名。大业初为上谷郡治。唐为易州治。元初存州废县,至元三年 (1266)复置。明洪武初废入易州。1913年改易州为县,属直隶保定道。1928 年直属河北省。县东南有燕国故都之一燕下都遗址。县西永宁山下有清西陵。


(1)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河北省雄县西北古贤。属广阳郡。三国魏改为易城县。北魏复名易县,徙治今雄县西北三十五里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省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中西部。面积 2549 平方千米。属保定市。人口54.3万。辖8镇、19乡(含1满族回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易州镇。战国时为燕武阳邑,故址即今县东南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的燕下都遗址。秦属广阳郡。西汉置故安县,治今燕下都附近,属幽州涿郡。北魏更名固安县,属范阳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废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置易州,因易水得名。《元和郡县志》易州:“以州南十三里易水为名。”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易县,县以州名,同治易州。蒙古初易县省入易州,至元三年(1266年)复置。明洪武初复省入易州,属保定府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年)升直隶州。1913年降州为县,属直隶省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,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,194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9年划归河北省保定专区。1960年改属保定市,1961年复属保定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4年划归保定市。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及山前平原区。拒马河、易水流经县境。有安格庄、龙门等水库20余座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谷子、棉花。为省烤烟、晒烟基地县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。有水泥、陶瓷、化肥、机械等工业。所产“易水砚”著名。京原铁路经西北境,地方铁路通高碑店。112国道、京获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清西陵、燕下都遗址、荆轲塔、紫荆关长城等,清西陵为世界文化遗产。建有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宁浦郡

    西晋太康七年(286)改合浦属国都尉置,治所在宁浦县(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地。南朝宋移治涧阳县(今横县西南六十里郁江南岸)。齐移治安广县(今横县),后复移治宁浦县。隋开皇九

  • 古州八万总管府

    元至元二十年(1283)置,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南。至治二年(1322)废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置,治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南。至治二年(1322年)废。

  • 朱丰县

    南齐置,属合浦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南。南朝梁、陈时废。

  • 树枝水

    亦作树枝水。又名首拔河。即今新疆和田、策勒二县境之玉龙喀什河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于阗 “城东二十里有大水北流,号树枝水,即黄河也。一名计式水”。

  • 乐西暗沙

    在南海中中国的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浅湖中部。东距屏南暗沙7.3海里,东北距漫步暗沙3.8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乐西暗沙。

  • 亚父山

    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庐江郡襄安县有亚父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26巢县:“亚父山在县东十里。汉居巢人范增,楚王立为亚父,死于山傍,故曰亚父山。”

  • 辰水县

    唐置,属充州。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贵州省江口县北。属充州。后废。

  • 关山铺

    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牡丹江西岸。民国《宁安县志》卷3:“正北三十里至关山小铺。”

  • 兴安江

    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北之五华水。《清一统志·嘉应州》:兴安江“自惠州府龙川县流入长乐县南。又东经兴宁县南,又东经州南曰梅溪,又东入潮州府大埔县界。……《长乐县志》:水自崎峻来,源出丫髻, 东流为罗经水,

  • 乐陵镇

    军镇名。北魏延兴二年(472)置,与东荆州同治朗陵(今河南确山县南十八里任店镇)。《魏书·韦珍传》:桓诞降,“以诞为东荆州,令珍为使,与诞招慰蛮左。……以奉使称旨,除左将军、乐陵镇”。太和十年(4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