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昆吾

昆吾

①夏代诸侯国。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。《诗经· 商颂 · 长发》: “韦顾既伐,昆吾夏桀。” 《左传》: 哀公十七年 (前478),“卫侯梦于北宫,见人登昆吾之观”。杜注: “卫有观,在古昆吾氏之墟,今濮阳城中。” 《史记· 殷本纪》: “夏桀为虐政淫荒,而诸侯昆吾氏为乱。” 《正义》 引 《世本》 云:“昆吾者,卫氏” 是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东郡濮阳: “故帝丘,颛顼虚。” 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 东郡濮阳: “古昆吾国,春秋时曰濮。” 《史记· 楚世家》 正义引 《括地志》: “濮阳县,古昆吾国也。昆吾故城在濮阳西三十里。台在县西百步,即昆吾墟也。” 后迁许 (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十六里古城)。顾栋高 《春秋大事表》 卷5: “今河南许州府治东三十里故许昌城是。” 后为商汤所灭。西周时为许之封地。善于制造陶器和铸造铜器。夏启曾命人在昆吾铸鼎。

②即汉时伊吾。今新疆哈密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40伊州: “ 《禹贡》 九州之外,古戎地。古称昆吾,周穆王伐西戎,昆吾献赤刀。后转为伊吾。”


夏之同盟部落。己姓。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。或云在今濮阳市西南。《左传》哀公十七年(前478年):“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。”善制陶器和铸铜器,夏启曾在此铸鼎。后为商汤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夷道

    为四川盆地通往云贵高原道路之一。西汉开。自四川宜宾市南行,经高县、筠连入云南,东行经镇雄至贵州毕节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 元光五年(前130),“夏,发巴蜀治南夷道”,沿途设置邮亭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

  • 宁川堡

    ①北宋元符三年(1100)置,属乐州。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宁川堡:“元符二年收复,三年赐名,寻弃之。崇宁二年,再收复。”后废。②北宋置,属府州。在今陕西府谷县地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

  • 东山径

   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东山径“在翁源县(治今翁城镇)东十里。石壁险峻。明嘉靖中,知府符锡命乡人开凿,往来便之”。

  • 狗街

    即今云南昌宁县东北六十二里耇街彝族苗族乡。光绪 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 保山县东有狗街。集镇名。(1)在云南省罗平县东部。钟山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510。旧时逢十二生肖狗日在此赶集,因名。产玉米、稻、

  • 神州

    ①唐渤海国置,为鸭渌府治。治所在神鹿县(今朝鲜慈城郡北、鸭绿江南岸土城里; 一说即今吉林临江市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白山市东南及朝鲜慈城郡一带。辽改为渌州。②指京师所在之州。《南齐书·临川献王映传》:太祖

  • 岚山县

    唐贞观七年(633)置,属南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。次年废入三溪县。

  • 洛阳宫

    ①三国魏修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部。《三国志· 魏书 · 文帝纪》 载: 黄初元年 (220) 十二月,“初营洛阳宫,戊午幸洛阳”。裴松之按: “诸书记是时帝居北宫,以建始殿朝群臣,门曰承明,

  • 海阴郡

    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农州置,治所在新容县 (今越南平治天省广田县东香江与蒲江合流处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平治天省地。后废。隋大业年间改农州置,治新容县(今越南承天-顺化省广田县东)。后废。

  • 石墨城

    亦作石默城。在今四川巫山县或巫溪县境;一说在湖北巴东县境。《周书·蛮传》:北周天和元年(566),“向五子王据石默城,令其子宝胜据双城。……(陆腾)擒五子王于石默,获宝胜于双城”。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北

  • 平梁城山

    即今四川巴中市西平梁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巴州:平梁城山在“州西二十五里。上平坦,四周石壁如城。又有古寺、龙泉二水,四时不竭。宋淳祐中,都统张实筑城于此,取平定梁州之义曰平梁城, 山因以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