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昆 (崑) 山

昆 (崑) 山

①又名小昆山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(松江镇) 西北二十三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嘉兴府:昆山 “在华亭县西二十三里。《吴地记》 云: 昆山,陆氏之祖葬此。因生机、云,皆负辞学,时人以玉出昆岗,因而名焉”。南朝梁时设昆山县于其北。唐天宝中置华亭县。昆山县移治西北马鞍山下,后马鞍山习称昆山,此山遂名小昆山。

②即今江苏昆山市城西北隅之马鞍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昆山县: 昆山 “山本名马鞍山,唐天宝中移县治于山之阳,因改曰昆山”。

③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昆山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无为州: “昆山亦在州西南百二十里,有东、西二山,皆产矾。其下有清水潭。”

④即矾山。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南四十里矾山镇南。《宋史· 地理志》 庐江县: “有昆山矾场。”

⑤在今广东普宁市东北洪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普宁县: 昆山 “在县治 (今洪阳镇) 东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 昆山 “在普宁县 (今洪阳镇) 东半里。林木丛蔚,多巨石”。

⑥在今广东鹤山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昆山 “在鹤山县 (治今鹤山市西南鹤城) 北四里。为数县雄镇,与仑山并峙,人合呼之为昆仑山。昆山高千仞,至其上,则南海顺德、新会、高明、新兴、开平四面山川皆见。仑山在县治正西。《舆地纪胜》: 昆山上有天井,仑山上有白龙池”。

⑦即今新疆与西藏间之昆仑山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“昆山之玉不出。” 指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杏花沟

   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前屯卫:杏花沟在“卫东北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白仓市

    即今湖南邵阳县南二十七里白仓镇。清移石门巡司于此。

  • 裕泉盐井

    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南。清咸丰《开县志》 卷13: 裕泉井 “乾隆三十四年开,煎锅十八口”。

  • 古勇关

    亦称古勇隘。在今云南腾冲县西北八十里古永。明、清为腾越九隘之一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腾越州:古勇关“在州西百里古勇甸”。明置。在今云南省腾冲县西北胆札山。为腾越九隘之一。

  • 朴麻龙堡

    北宋置,属巩州。当在今甘肃陇西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毛鸿宾堡

    北魏将毛鸿宾筑,在今陕西耀县西南。

  • 京索

    京,春秋郑邑。秦置京县 (今河南荥阳市东南京襄城村)。索,索亭,又名大索城 (今河南荥阳市北四里)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 “楚起于彭城,常乘胜逐北,与汉战荥阳南京、索间。” 《集解》 引应劭曰: “京

  • 党峪集

    即今河北遵化市南四十五里党峪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4遵化州图: 南有党峪集。

  • 马沙窝

    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。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,积极宣传“灭洋”主张。在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。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,宣传“灭洋”主张。

  • 安泽县

    ①北魏建义元年(528)置,属义宁郡。治所即今山西古县。隋大业二年(606)改为岳阳县。②1914年改岳阳县置,属山西河东道。治所即今山西古县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移治今山西安泽县。在山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