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无极县

无极县

唐万岁通天二年(697)改毋极县置,属定州。治所即今河北无极县。金属中山府。明属真定府,清属正定府。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西部偏南。属石家庄市。面积524平方千米。人口48.3万。辖6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无极镇。西汉置毋极县,治今新城,属中山郡。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年)徙今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属定州。武周万岁通天二年(697年)更今名。景福二年(893年)置祁州治此。北宋景德元年(1004年)祁州徙治蒲阴县(今安国市),复属定州。明洪武七年(1374年)改属真定府。清属正定府。1914年属保定道,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9年属定县专区。1954年属石家庄专区。1958年并入藁城县,1962年复置。1968年属石家庄地区。1993年划归石家庄市。地处冀中平原区。滹沱河、木刀沟流经县境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谷子等。为省肉牛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。工业有机械、化工、制药、建材、造纸等。正饶、新无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东汉甄氏墓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岘城

    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北大岘山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),北魏元澄统军“寇东关、大岘、淮陵、九山……魏人拔关要、颍川、大岘三城”。在今安徽省含山县东北大岘山上。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年)北魏元

  • 东益州

    ①北魏置,治所在武兴(今陕西略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为兴州。②南朝梁天监中置,治所在南晋寿郡(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关口)。北周废。北魏置,治武兴县(今陕西略阳县)。

  • 祁州

    唐景福二年(893)分定州置,治所在无极县(今河北无极县)。北宋景德元年(1004)移治蒲阴县(今安国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安国、深泽、晋县等市县地。元以后辖境有变化,清不辖县。1913年改为祁县。唐景

  • 双峪岭

    在今甘肃定西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安定县:双峪岭在“县南五十里”。

  • 铁叶 (葉) 尔里克叶 (葉) 克岭

   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东南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: 冲巴噶什部布鲁特牧地 “自铁叶尔里叶克岭北而东尽图舒克塔什卡伦北三日程地”。

  • 勐 (猛) 弄寨

    在今云南元阳县南二十五里攀枝花。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,雍正十三年(1735) 设掌寨。

  • 百花亭

   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城)东北。唐李颀《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》诗中有“百花亭漫漫,一柱观苍苍”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梁家台“在(江陵)县东四十里。梁荆台隐士梁震所居。山上有百花亭”。

  • 塘湾镇

    ①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二十里塘湾桥。清同治 《上海县志》 卷2 《镇市》: “塘湾市,县西南四十里。以俞塘之湾得名。”②即今江苏姜堰市西南塘湾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泰州东南有 “塘湾”。③即

  • 弋山

    即弋阳山。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弋阳县注引应劭曰:“弋山在西北。”

  • 高氏

    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成公十七年 (前574),“卫北宫括救晋侵郑,至于高氏”。杜注: “在阳翟县西南。” 《后汉书·郡国志》阳翟县: “有高氏亭。”古邑名。春秋郑地。在今河南省禹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