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潜县
东汉改於朁县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六十四里于潜镇。三国吴属吴兴郡。南朝陈改属钱唐郡。隋属余杭郡。唐属杭州。南宋属临安府。元属杭州路。明、清属杭州府。民国初属浙江钱塘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58年撤销,并入昌化县。
古旧县名。又称於替县(《汉书·地理志》)。西汉置,治今浙江省临安市西於潜镇,属丹阳郡。三国吴宝鼎后属吴兴郡。南朝陈属钱唐郡。隋属余杭郡。唐、北宋属杭州。南宋属临安府。元属杭州路。明、清属杭州府。1958年并入昌化县。
东汉改於朁县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六十四里于潜镇。三国吴属吴兴郡。南朝陈改属钱唐郡。隋属余杭郡。唐属杭州。南宋属临安府。元属杭州路。明、清属杭州府。民国初属浙江钱塘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58年撤销,并入昌化县。
古旧县名。又称於替县(《汉书·地理志》)。西汉置,治今浙江省临安市西於潜镇,属丹阳郡。三国吴宝鼎后属吴兴郡。南朝陈属钱唐郡。隋属余杭郡。唐、北宋属杭州。南宋属临安府。元属杭州路。明、清属杭州府。1958年并入昌化县。
春秋宋地。在今河南商丘县东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一年 (前521),“齐师、宋师败吴师于鸿口”。杜注: “梁国睢阳县东有鸿口亭。”春秋宋地。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一年(前521年):“齐
在今湖南桂阳县南八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1桂阳军: 晋岭 “晋时出银,因以为名”。
在今四川丹巴县东南格宗乡。清康熙四十年 (1701) 置鲁密郭宗土百户。
在今云南剑川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剑川州: 弥沙浪河 “在州南百里白水场,与剑湖水汇而南流”。
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南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6长阳县: 株栗寨 “ 《县志》: 嘉庆二年教匪首领覃家耀等由剪刀山据株栗寨。又同治三年逆首田士珺倡乱,亦负嵎于此。后均为官军所破。案,株栗寨在县
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后废。
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宁州:古镇门“在州西南。长溪之水会州境及福安县诸溪涧水而入海。 一名白马门”。
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沅江中。《清一统志·沅江府一》:连珠滩“洲渚相连,其下即洪江口”。
今蒙古国色楞格河上源支流齐老图河(楚鲁特河)。《魏书·蠕蠕传》:北魏太平真君四年(443),“车驾至鹿浑谷,与贼将遇,吴提遁走,追至頞根河,击破之,车驾至石水而还”。石水应在頞根河(今鄂尔浑河)西北,
1914年改奉化县置,属奉天省洮昌道。治所即今吉林梨树县。民国 《梨树县志》 卷1: “《旧志》 言,以古有梨树而得名,此臆说也。父老或言,此地原属高句丽,以苏姓得名。故地有赫尔苏、昭苏河、苏龙起等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