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新立屯

新立屯

①即今辽宁黑山县北新立屯镇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辽宁黑山县: “县属新立屯,此地为通蒙古之要路。距县治之北九十里。地势平坦,与柳棚接近,大通铁道由此经过。” 为新义铁路起点站。

②即今吉林长春市南新立城镇。清曾设长春厅于此。后迁今长春市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6: 长春府南 “四十里新立城镇”。

③即今吉林榆树市东南新立镇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6伯都讷厅: 东南 “五十里新立屯”。(按:伯都讷厅治在今榆树市)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吉林榆树县: “县属新立屯,距县市七十里。在阿城、五常两县与永吉往来之道路上。”


集镇名。(1)在吉林省双辽市东部。新立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120。建屯时取“”意命名。通公路。(2)在吉林省梨树县西部。四棵树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870。清嘉庆末年形成屯落,取“新建”之意得名。盛产芝麻。八秦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江起义旧址

   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三里三阳乡黄土仑。原为天岳书院,建于清同治六年(1867)。1928年7月22日,彭德怀、滕代远、黄公略在此发动湖南独立第五师一团部分官兵武装起义,一举攻克平江县城,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

  • 得胜墩

    在今甘肃安西县北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得胜墩 “旧无水泉,本朝乾隆二十二年,大兵讨准噶尔,师出其地,涌甘泉数十处,敕建龙神庙于此”。

  • 阴山关

    亦名阴山戍。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六十里。《魏书·田益宗传》:梁吴子阳寇三关,“益宗遣光城太守梅兴之步骑四千,进至阴山关南八十余里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1麻城县“大城关”条下:“阴山关在县东北阴山上,

  • 达仕城

    唐置,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北梅花乡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嶲州:“自清溪关南经大定城百一十里至达仕城。”在今四川省越西县北。唐贞元十四年(798年)刘希昂出使南诏经此。

  • 黄胜场

    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七十里黄胜关。《明史·李祯传》: 万历中,四川被寇,祯言 “……守阿玉岭,则不能越咂际而窥堡。守黄胜场,则不敢逾塞墩而寇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73松潘卫: 虹桥关,“ 《志》 云:

  • 官山

    ①在今内蒙古卓资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大同县 “意辛山” 条内: “ 《志》 云:府西北五百余里有官山,上有九十九泉,流为黑河。”②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。南宋绍定六年 (1232)蒙古败金兵于

  • 济源池

   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三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济水有二源,“东源出原城西北,……南流与西源合; 西源出原城西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5济源县:济水 “在县西北三里。平地而出,有二源,其东源周回七百步,深不测;

  • 兴衮河

    又作恨古河、亨衮必拉、恒滚河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支流阿姆贡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兴衮河“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七百三十四里。源出卓哩奇山,东南流会诸小水,入混同江。当混同江入海之处

  • 都云 (雲) 县

    元置,为都云军民府治。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十七里。明初废。

  • 汤州

    ①唐置,治所在汤泉县(今越南谅山省谅山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谅山省及河北省部分地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汤泉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汤州。后废。②唐渤海国置,属中京显德府。治所在灵峰县(今吉林敦化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