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省
清光绪十年 (1884) 置,省会在迪化县(今新疆乌鲁木齐市)。民国时辖境,西至帕米尔,南至喀喇昆仑山及昆仑山,北至阿尔泰山。1955年改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。
旧省名。清光绪十年(1884年)设置。省会先后称迪化州、迪化府、迪化县、迪化市、乌鲁木齐市。1955年撤销,改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。
清光绪十年 (1884) 置,省会在迪化县(今新疆乌鲁木齐市)。民国时辖境,西至帕米尔,南至喀喇昆仑山及昆仑山,北至阿尔泰山。1955年改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。
旧省名。清光绪十年(1884年)设置。省会先后称迪化州、迪化府、迪化县、迪化市、乌鲁木齐市。1955年撤销,改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。
又名清溪水、乙陂江。为东江水支流。在今湖南省资兴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郴州兴宁县:资兴水 “发源州东百余里之古鋂泉,其泉方广十余里,四旁石壁峭立,西北流五十余里至旧县前,横流十里合泸渡江 (今沤江
福建省的别称。福建古为闽地,北宋时始分福、建(南宋升为建州府)、泉、南剑、漳、汀六州和邵武、兴化二军。元代分为福州、建州、泉州、兴化、邵武、延平、汀州、漳州八路。明初改为八府,因之有八闽之称。元吴海《
①一名介休山、绵山。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春秋时介子推隐居绵山后,“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, 以为介推田,号曰介山”。②在今山西万荣县东南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朕用事介山,皆有光应。”即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 昌平州: 幽都山,“ 《志》 云: 山在州西北,古幽州以此名”。
在今福建古田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引《三山志》:古田溪“源出建宁界,东南流曰横溪,至上生院,南合薦溪潭,数里合桃溪,东流至县东北隅龙津桥,合东北溪。又南经戴星洲、鸣玉滩、磨剑石,下百丈漈,曰水
辽穆宗 (951—969) 时置,属上京道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北五十家子村古城。一说在今敖汉旗东北木头营子乡新民村。金废。辽穆宗置,治永安县(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北新民村)。辖境约相当今内蒙古自治区敖
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鸣鹤镇。宋《宝庆四明志》卷16慈溪县:杜湖“唐刺史任侗复加浚筑,鸣鹤一乡之田仰灌溉,号第二重天”。
即今湖南涟源市东南三十六里杨家滩镇。旧属湘乡县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湘乡县图:县西南有杨家滩市。
1913年析高台县置,属甘肃安肃道。治所在毛目城(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)。1928年改名鼎新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高台县所属毛目分县析置,治今甘肃省金塔县东北鼎新。1928年更名鼎新县。
唐置,属洪州。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。《元和志》卷28洪州:分宁县,“贞元十六年刺史李巽奏分武宁县西界置,因以名焉”。北宋属隆兴府,南宋建炎四年(1130)于县置义宁军,寻罢。元至元间属宁州,大德八年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