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新仓镇

新仓镇

①辽置,即今天津市宝坻县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三》 引金刘晞彦 《新建宝坻县记》: “辽时置新仓镇,后分隶香河县。大定十一年,銮舆东巡幸此,谓新仓镇人烟繁庶,可改为县。明年,析香河东偏四乡置县。”

②民国初置,属海宁县。在今浙江海宁市 (硖石镇) 南二十八里新仓村。1940年与旧仓镇合并,改称两仓镇,1946年复名新仓镇,1947年废。

③民国时置,属平湖县。即今浙江平湖市东三十二里新仓镇。

④北宋置,属舒城县。即今安徽肥西县西南四十里新仓镇。

⑤即今安徽太湖县东南三十里新仓镇。清咸丰九年 (1859) 太平军曾与清军多隆阿、鲍超部激战于此。


(1)古镇名。金初以新仓置,即今天津市宝坻区。大定十二年(1172年)升为宝坻县。以盛产盐而闻名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浙江省平湖市东部。面积29.1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仓,人口3600。北宋元祐八年(1093年)两浙路提刑罗适移广陈盐仓于此,名新仓,镇以此得名。清康熙三十九年(1700年)芦沥场盐课大使署移此,故又名芦川。明、清属武原乡,民国为镇。有九百余年历史,为市东诸镇之冠。产稻、棉花、油菜籽、蚕茧,特产瓜蒌。有服装、机械、建材、彩灯等厂。书画篆刻家陆维钊故里。公路通市区,水运便利。(2)在安徽省肥西县南部。面积34.6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仓,人口1150。传曹操在此建有粮仓,时称新仓,因以仓名。为县境南部古镇,宋即设新仓镇。1949年设新仓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设乡,1992年置镇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棉花、花生。有铸造、农具、粮油加工等厂。有公路北至花岗镇接合安公路。水运通巢湖。古迹有西凉城遗址,传为曹操率兵经此所筑。(3)在安徽省太湖县东部。面积161平方千米。人口7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仓村,人口1340。因清初在此新建漕粮仓得名。1949年属新仓、龙堰等乡,1961年成立新仓公社,1984年改为新仓乡。1992年转桥、茗北二乡并入置新仓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、甘薯。为县主要产粮区之一。有石灰、砖瓦、制茶等厂。县水泥厂设此。镇区沿皖河南岸分布。为太湖、怀宁、潜山、望江四县间水陆码头。太怀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思明州

    ①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。北宋属邕州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) 改为思明路。②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改思唐州置,治所在武郎县 (今广西平南县北马练瑶族乡)。辖境相当

  • 赤墈墟

    即赤坎埠。今广东开平市西南赤坎镇。清雍正《广东通志》卷18:开平县有赤墈墟。

  • 黄鹄矶

    亦名黄鹤矶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蛇山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江水 “历黄鹄矶西而南矣”。清杨守敬 《水经注疏》: “ 《御览》 六十九引 《荆州记》,江夏郡城西临江,有黄鹄矶。” 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江

  • 凤林关

    ①在今湖北襄樊市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2襄阳府:凤林关,“《类要》,在襄阳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襄阳县:凤林关“在府南七里”。②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南七十里炳灵寺石窟河南500米阎王砭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

  • 芦关

    即芦子关。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与靖边县交界处。唐杜甫《塞芦子》诗:“芦关扼两寇,深意实在此。”又称芦子关。在陕西省北部靖边县与安塞县接壤处,白于山东部南侧。近旁为延河源地。两旁崖壁峭立如门,河谷呈葫芦形,

  • 饮马池

    在今山西和顺县西北五十三里饮马池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和顺县:饮马池“在县境西山之阴,水甚清澈,相传石勒饮马处”。

  • 浯水

    又名浯汶。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 “ (浯) 水出浯山……东北入潍。”(1)即“浯汶”。见“五汶”。(2)又名清河。源出今山东省莒县北浯山,东北流经安丘、诸城二市县,至高密县界入潍河。

  • 都斛盐场

    北宋属新会县,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都斛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 新会县有都斛盐场。在今广东省台山市东南都斛。北宋属新会县。

  • 任春堡

    明置,属宁夏卫。即今宁夏永宁县南仁存乡。

  • 南掌

    指公元857年在今老挝琅勃拉邦建立的国家。即今老挝。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 作缆掌。16世纪中叶迁至万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