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作口铺店。即今山东青州市东北口埠镇。明嘉靖《青州府志》卷11:口铺店在“东北四十里”。清光绪《益都县图志》卷3:县东北有口埠。同书卷13《寺观》:“又一寺在城东北四十里口埠。《旧志》云,宋皇祐二年建
在今广西博白县东。明万历《广西通志》卷5博白县:“龙母陂在县东十里,溉田三十顷。”
又作衮拉。在今西藏阿里地区达巴南六十里。藏语意为冬山口。原是在我国达巴守境内的一个山口。1954年中印协定规定双方商人、香客可以通过此山口互通往来。
在今江西临川市东门外,跨抚河上。始建于南宋乾道元年(1165),是一座石桥。嘉泰中重建。明嘉靖年间再次重建。
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置,属广西庆远府。治所在穹来捧喇轸村 (今贵州荔波县东南时来旧县村)。后改属河池州。清顺治十七年 (1660) 徙方村埲峨岭 (今荔波县西北方村)。雍正十年 (1732)改
明置,属宁远卫。即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沙河营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宁远卫“松山寺堡”条下:“沙河寨堡在卫东北四十余里,又东北即长岭山堡。”
一作多灵县。唐贞观中置,属芝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北。北宋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中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北。属芝州。北宋废。
清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。康熙三年 (1664),漠北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台吉衮布伊勒登,因内乱率部逾漠归附清朝,诏安置于喜峰口外,编为一旗,为与先前南来归附、安置于张家口外的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台吉所部相
即今山东高唐县东南杨屯乡。《清一统志·东昌府一》:杨官屯桥“在高唐州东二十五里,跨通济河。每夏秋水涨作筏以济”。
即今四川荣昌县西安富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荣昌县:安富铺“在县西三十五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