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水州
唐置为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抚水县(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)。北宋大中祥符九年(1016)改为安化州。
唐置羁縻州,治抚水县(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、小环江西岸中州中里)。北宋大中祥符九年(1016年)改名安化州。
唐置为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抚水县(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)。北宋大中祥符九年(1016)改为安化州。
唐置羁縻州,治抚水县(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、小环江西岸中州中里)。北宋大中祥符九年(1016年)改名安化州。
在今广西宾阳县南。旧属永淳县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北。明时设巡检司于此。
即砥柱山。在今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。唐赵冬曦《三门赋序》:砥柱山之六峰,“其最北有两柱(即今鬼门岛、神门岛)相对,距崖而立,即所谓三门也”。清雍正《河南通志》卷15:“康熙四十三年,陕甘总督博济等疏称:
即今辽宁长海县东北石城岛,岛上有石城乡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石城岛“去(金州卫)城二百七十里”。在辽宁省长海县东北部海域,距大陆最近点7.3千米。因岛上有古石城遗址得名。面积27.3平方千米。最高峰城山
又名凉马台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。十六国后赵石虎所筑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300引 《邺城故事》: 凉马台 “一名阅马台,一名戏马台”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“漳水自西门豹祠北,径赵阅马台西。……石虎每讲武于
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中和三年 (883),“刘汉宏分兵屯黄岭、岩下、贞女三镇”。
北宋置,属平阴县。疑在今山东平阴县东北鸾湾镇附近。
即古蓬。明右江十寨之一。在今广西忻城县南古蓬镇。
在今福建沙县旧南门外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延平府沙县: 翔凤桥 “在县治南。宋绍圣四年初建浮桥,名平津。后徙废不一。明朝洪武二十九年重建。正统十三年寇毁。景泰初复建浮桥。正德三年累石中流,凡十有三,构
清宣统元年 (1909) 改宾州厅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在苇子沟 (今黑龙江省宾县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哈尔滨、宾县、阿城、延寿等市县地。1913年降为宾县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升宾州厅置,治今黑龙江
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云中山上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》 引《文中子》:“登云中之城,望龙门之阙。”即此。(1)战国赵武灵王筑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“赵云中城,秦云中郡也。《史记》曰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