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承德市

承德市

1948年11月革命根据地由承德县城区析置,属热河省。治所即今河北承德市。1955年改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东北部,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。面积3.95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715平方千米)。人口359万(市辖区45.4万)。辖双桥、双滦、鹰手营子矿3区及承德、兴隆、平泉、滦平、隆化5县和丰宁满族、围场满族蒙古族、宽城满族3自治县。市人民政府驻双桥区。清雍正元年(1723年)置热河厅,十一年改置承德直隶州,意为“承受德泽”。乾隆七年(1742年)复为热河厅,四十三年(1778年)改置承德府。1913年废府,属热河特别区。1928年改置热河省,为省会。1945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5年析承德县设承德市。1955年撤销热河省,为河北省辖市(地级),并置承德专区。1960年复为省辖市,并撤销承德专区。1961年复设承德专区和承德县,承德市及所辖区县划归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83年复设承德市,承德县划归市属,青龙县划归秦皇岛市。1993年承德地区撤销,所辖兴隆、平泉、滦平、隆化四县和丰宁满族、宽城满族、围场满族蒙古族三自治县划入。地处坝上高原、冀北山地和燕山山地区。雾灵山海拔 2116 米,为国家自然保护区。滦河、老牛河、阴河、潮河等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玉米、高粱、谷子、马铃薯,为省马铃薯生产基地。盛产干鲜果品。林业发达,木材储量居全省之首。草原辽阔,为省畜牧业基地。工业以食品、建材、机械、煤炭、电力、冶金为主。有京承、京通、锦承铁路及京承高速公路和101、111、112国道等公路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。名胜古迹有避暑山庄、外八庙、磬棰峰、蛤蟆石、朝阳洞等。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风景名胜区,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宝山

    即今福建龙岩市东东宝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龙岩县:东宝山在“县东五里。《志》云,山麓旧产银砂,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龙岩州》:东宝山“山麓旧产银砂,每风雨晦冥,常有宝气浮动”,故名。

  • 峰溪

    即丰溪镇。在今湖北竹溪县南九十八里。清魏源 《圣武记》 卷10: “竹溪以峰溪为要隘。”

  • 伊克克穆河

    即大克穆河。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(安哥拉河口以南)。有二源,据《乾隆内府舆图》,北源为贝克穆河(今名大叶尼塞河),在萨彦岭南,纳诸水西流折南流,会华克穆河;南源为华克穆河(今名小叶尼塞河),在库苏古尔

  • 当阳县

    西汉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西南。东晋移治今湖北当阳市。隋属南郡。唐属荆州。北宋属荆门军。元属荆门州。明洪武初移治方城(今荆沙市荆州区西北万城),属荆门府。十年(1377)废。十三年(1380)

  • 邠宁

    唐方镇名。乾元二年(759)置邠宁节度使,治所在邠州(今陕西彬县)。辖境屡有变动,较长期领有邠、宁、庆三州,相当今甘肃东部的环江、马连河流域以东及陕西彬县、永秦、旬邑、长武等县地。大历三年(768)罢

  • 纳夷江

    即今四川西部之雅砻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四川行都司打冲河中前千户所:打冲河“在司治西,蛮名黑惠江,又名纳夷江”。

  • 高田

    即今江西石城县东北高田乡。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所置广赤县曾迁治于此。村名。在安徽省石台县中部偏南、公信河东岸。属大演乡。人口340。因在地势较高的山谷坡地上得名。附近产茶叶及杉、松等木材。七里—源

  • 大城县

    ①东汉改大成县置,属朔方郡。治所当在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古城梁村。东汉末废。②五代周显德六年(959)改平舒县置,属霸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大城县。清属顺天府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(1)

  • 伊阙口

    即伊阙。今河南洛阳市南之龙门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四年(前518),“王次于滑,晋知跞、赵鞅帅师纳王,使女宽守阙塞”。杜注:“阙塞,洛阳西南伊阙口也。”

  • 白龙寨

    即今广西合浦县东南白龙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白龙寨“在合浦县东南五十里。明洪武中设八寨防倭”。明洪武中置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西南白龙。为明防倭所设八寨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