悦乐镇
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南悦乐镇。1934年于此置华池县。
在甘肃省华池县南部。面积256平方千米。人口9630。镇人民政府驻悦乐,人口830。宋范仲淹筑业乐城于此,取“安居乐业”之意,后讹称悦乐。1941年至1951年曾为县治。1958年撤悦乐区置悦乐乡,同年改公社。1983年复乡,1985年置镇。石油蕴藏丰富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糜谷等。特产黄花菜。有农贸市场。庆华公路经此。
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南悦乐镇。1934年于此置华池县。
在甘肃省华池县南部。面积256平方千米。人口9630。镇人民政府驻悦乐,人口830。宋范仲淹筑业乐城于此,取“安居乐业”之意,后讹称悦乐。1941年至1951年曾为县治。1958年撤悦乐区置悦乐乡,同年改公社。1983年复乡,1985年置镇。石油蕴藏丰富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糜谷等。特产黄花菜。有农贸市场。庆华公路经此。
东晋咸康七年 (341) 置,属晋陵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常熟市北五十里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入常熟县。(1)古县名。东晋咸康七年(341年)置,治今江苏省常熟市西北。属晋陵郡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
北宋置,属番禺县。在今广东番禺市西北钟村镇之谢村东南胜石坊附近。
即今湖北钟祥市东北一百一十八里草店镇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 4: 同治元年(1862) 十二月,陈大喜 “既破擂鼓台寨,盘踞草店诸处”。
旧名沙河。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河。《清一统志· 奉天府一》: 复州河 “在复州城东十五里,旧名沙河。…… 《通志》: 今河源出安博罗山,西南流至北汛口入海,即沙河也”。
明万历二十七年(1599)置,在今甘肃景泰县西北三眼井村。清设守备,后改都司。
战国楚地。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。《战国策·中山策》: “ (武安) 君前率数万之众入楚,拔鄢、郢,焚其庙,东至竟陵。” 即此。秦于此置竟陵县。古邑名。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北。《战国策·中山策》: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永阳县置,属易州。治所即今河北涞水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8涞水县: “近涞水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上谷郡。唐属易州。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(981) 废入易县。辽复置,仍属易州。民国
无大德元年(1297)改庆远路置,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。治所在宜山县(今广西宜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、忻城、河池、南丹、东兰、天峨、凤山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、巴马瑶族自治县及贵州荔波县地。明洪武三年(
①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治所在广信县(今广西梧州市)。《异物志》:苍梧即刺桐,“岭南多此物,故以名郡”。辖境相当今广西都庞岭、大瑶山以东,广东肇庆、罗定以西,湖南江永、江华以南,广西藤县、广东信
即今河南长垣县东北方里乡。明嘉靖《长垣县志》卷1《镇集》:“方里集,城东北三十五里。”集镇名。在河北省魏县城西南部。属北台头乡。人口 3320。以集市大得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。有制砖厂。通公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