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怀远镇

怀远镇

①隋置,为怀远县治。治所即今辽宁辽中县(辽中镇)。《隋书·高丽传》:大业十年(614)炀帝征高丽,“至辽水, 高丽亦困弊, 遣使乞降。……帝许之,顿于怀远镇,受其降款”。唐于此设怀远守捉。

②北宋改怀远县为镇,即今宁夏银川市老城。为河外五镇(城)之一。天禧四年(1020),党项族首领李德明于此置兴州,建为国都。

③即今广西宜州市西北怀远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④即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怀远镇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二》:怀远镇“在崇庆州西。昔为土番出没之地。本朝乾隆五十五年设州同驻此”。民国初改置县佐。


(1)古镇名。(1)隋置,在今辽宁省辽中县。隋大业七年(611年),炀帝攻高丽,屯军粮于怀远镇,即此。(2)宋初废怀远县为镇,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。为河外五镇(城)之一,屏障灵州。北宋咸平四年(1001年)为李继迁所取。(2)今镇名。(1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中部偏西北。面积240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和街,人口 6000。1950年置镇。1950—1958年为县人民政府驻地。产稻、甘蔗、柑橙等。特产“怀远风炉”。有集市贸易市场。境内有广西维尼纶厂等大中小型工厂。街道多有骑楼。黔桂铁路在此设站。有干线公路通市区。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1930年两次征战至此。(2)在四川省崇州市中部偏西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怀远,人口1.1万。古名横原镇,清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改今名。东晋为晋原县治。1950年为怀远乡,1958年为怀远公社,1963年分设怀远镇、怀远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85年怀远乡并入。1992年西山乡及何家乡七村并入置镇。盛产锦橙、血橙、蜜橘、梨、桃等水果及茶叶。有藤编、竹编、棕刷等传统手工艺品。有水泥、石灰、土陶、造纸、印刷、机砖、采煤等业。风味小吃豆腐莲子、冻糕、叶儿粑被誉为“怀远三绝”。大都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洄澜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阳镇

    旧名古丈坪。1934年于此置古阳镇。为湖南古丈县治。(1)在山西省古县北部。面积132.1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古阳,人口 2100。北魏为安泽县治,隋废。1949年属安泽县六区,195

  • 黑沿子

    即今河北丰南市南七十里黑沿子镇。濒于渤海。清时有千总驻此。

  • 凯州

    隋仁寿初置,治所在玄武县 (今四川中江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中江县地。大业三年 (607)废。隋仁寿初置,治玄武县(今四川中江县东南)。大业初废。

  • 彭家场

    ①一名彭场镇。即今湖北仙桃市东南三十二里彭场镇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3 《乡镇》:沔阳州 (治所在今市西南沔城镇) 东乡有 “彭家场”。②即今四川双流县西彭镇。民国 《双流县志》 卷1: 彭镇 “

  • 平都亭

    在今河北武强县(小范)西南平都村。《史记·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》:汉惠帝五年(前190),封刘到为“平都”侯。即此。

  • 吴家窑

    即今河北井陉县东南二十四里吴家窑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井陉县图:东南有吴家窑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井陉县城东南部。吴家窑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200。明成化年间吴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,居窑洞,故

  • 槀平县

    唐天祐元年 (905) 改槀城县置,属镇州。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。五代唐复为槀城县。

  • 邛广都河

    即今四川西昌市东南邛海及邛海河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邛都县,刘昭注:《南中志》曰:县东南数里有水名邛广都河,从广二十里,深百余丈”。

  • 纪山

    ①即古丹山。在今山东临朐县东三十六里,接临朐县界。②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城)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4江陵府:纪山“在府北四十里。绵亘自荆门西山而来,盖荆州之主山也。后梁宣、明二帝陵林木郁然”。

  • 厦门厅

    清康熙二十五年 (1686) 以同安县嘉禾屿等地置,属泉州府。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。辖今厦门岛。1842年中英 《南京条约》 签订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。1913年废厅改为思明县。清康熙二十五年(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