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忠州

忠州

①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临州置,治所在临江县 (今四川忠县)。《寰宇记》 卷149忠州: “以地边巴徼,意怀忠信为名。” 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19忠州: “忠之名,以巴蔓子,或云严颜。”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南宾郡,乾元元年 (758)复为忠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忠县、丰都、垫江、石柱等县地。南宋咸淳元年 (1265) 升为咸淳府,后移治今忠县东二十里黄华城。元复为忠州,还治今忠县,属重庆路。明洪武初废临江县入州,属重庆府。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升为直隶州,属四川省。1913年废,改本州为忠县。唐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元和间任忠州刺史,写下了不少歌颂忠州的诗篇。

②唐咸通中置,治所在今海南省定安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4琼州引 《图经》 云: “昔唐咸通中,辛、蒋、李、赵四将进兵擒捉黎洞蒋璘等,于其地置忠州。” 寻废。

③北宋置羁縻州,属邕州左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南东门镇西南旧城村。元属思明路。明隆庆三年 (1569) 改属南宁府。1915年改为忠县。

④金贞祐二年 (1214) 改山阴县置,治所即今山西山阴县东南二十五里山阴城镇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 废。

⑤元置,属庆远南丹安抚司。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西南。明洪武十二年 (1379) 废。


(1)唐贞观八年(634年)改临州置,治临江县(今忠县)。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忠县、垫江、丰都、石柱等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南宾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忠州。宋属夔州路,咸淳元年(1265年)升为咸淳府。元复为忠州,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属重庆路。明洪武中省州治临江县入州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年)升为直隶州。属四川省。1913年废州改为忠县。(2)唐咸通中置,治今海南省定安县西南。后废。(3)北宋羁縻州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西南旧城。属邕州左江道。元属思明路。明万历三年(1575年)改属南宁府。1916年改置绥渌县。(4)金贞祐二年(1214年)升山阴县置,治今山西省山阴县东南山阴城。辖境当在今山西省山阴县一带。后省。(5)元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南。属庆远南丹安抚司。明洪武中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书山

   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南二十里望仙峰之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9宁国府: 尚书山 “在太平县望仙乡东,高百仞。唐天宝中,有尚书忘姓氏,入此山隐遁,因此得名”。

  • 千秋水

    在今湖南郴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水经·耒水注》:千秋水“出西南万岁山。……山上悉生灵寿木,溪下即千秋水也。水侧民居号万岁村。其水下合黄水”。

  • 石门关

   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南八达岭。五代周峤《陷北记》:“自幽州西北入居庸关,明日又西北入石门关,关路崖狭,一夫可以当百,此中国控扼契丹之险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7延庆州:八达岭“或以此即石门关也”。②唐置

  • 柏香镇

    即今河南沁阳市西三十里柏香镇。《清一统志 ·怀庆府》 作 “柏香镇”。在河南省沁阳市西南部。面积53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柏香,人口 5830。传古有柏树林,香气四溢,故名。金置镇。

  • 陇首

    即陇坻。在今陕西陇县、宝鸡与甘肃清水县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之间。为关中平原西部屏障。即“陇坻”。

  • 均镇

    即均村镇。今江西兴国县西五十里均村乡。

  • 宣化店

    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北宣化店镇。清属河南罗山县。1933年属礼山县。1946年初中原军区司令部设此。1946年5月周恩来在此镇河西的湖北会馆与美蒋代表谈判。至今河西湖北会馆、中原军区司令部等均保存原貌。1

  • 皂水

    即今南广水。从今云南威信县境往北流入四川。《寰宇记》卷79戎州:“黑水,从胡监生僚界出东海,流入蜀江,唐天宝六年改为皂水。”

  • 彻里路

    又作车里路。元元贞二年(1296)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东南郊曼景兰。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车里军民府。

  • 江苏省淮安市的简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