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建平郡

建平郡

①三国吴永安三年 (260) 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信陵县 (今湖北秭归县南)。魏灭蜀后,置建平郡都尉于巫县 (今四川巫山县)。西晋咸宁元年(275) 改为建平郡。太康元年 (280) 灭吴,将两建平郡合并,治所在巫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巫山、巫溪二县及湖北兴山、秭归二县、清江中止游地区。南齐属巴州。梁属信州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②北魏永安中置,属显州。治所在六壁城 (今山西孝义市西六壁头村)。北齐废。


(1)王莽时改武陵郡置,治建平县(今湖南溆浦县南)。辖境同武陵郡。东汉时复为武陵郡,迁治临沅县(今湖南常德市)。(2)北魏永安中置,治六壁城(今山西孝义市西)。属显州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孝义市一带。北齐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保定府

    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保定路置,属北平行中书省 (后直隶京师)。治所在清苑县 (今河北保定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,潴龙河、唐河、拒马河之间及高碑店、雄县、深泽、深县、辛集等县市地。191

  • 祁县

    ①春秋晋置,治所在今山西祁县东南七里祁城。西汉属太原郡。北魏太和中移治今祁县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废。隋开皇十年(590)复置祁县,属并州。大业初属太原郡。唐属太原府。元属冀宁路。明属太原府。民国初

  • 黄龙寺

    ①一名雪山寺、白鹿寺。明建,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七十里黄龙乡西玉翠山麓。民国 《松潘县志》 卷5: “相传黄龙真人养道于此,故名。有前、中、后三寺,殿阁相望,各距五里。” 今仅存后寺。在前后寺间,有水池

  • 钟 (鐘) 乳穴

    在今广东连州市及阳山县境。唐杜佑 《通典》 卷183: 连州桂阳县 “有乳穴三十二”;阳山县 “有乳穴十九”。唐柳宗元 《连山郡复乳穴记》曰: “石钟乳,饵之最良者也,楚越之山多产焉,于连于韶者独名于

  • 乌鲁木齐厅

    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)置,为直隶厅,属甘肃省。治所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。三十八年(1773)改为迪化州。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。直隶甘肃省。三十八年降为迪化州

  • 岘江

    亦名双溪水。在今江西分宜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袁州府分宜县:岘江“在县(旧治)南五十里。自南境之双源、里源发源,会于雷同岭下,入章溪,至石磊下为岘江。筑陂溉田数千亩”。下流入袁江。

  • 穴坊庄

    即今山东莱阳市南六十六里穴坊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莱阳县东南有穴坊庄集。

  • 寒溪镇

    北宋置,属衡阳县。在今湖南衡阳县 (西渡镇) 西。

  • 油顿街

    即游顿街。今江西临川市南四十里油顿。

  • 李靖垭

    在今四川开江县西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绥定府二》:李靖垭,“《元统志》:唐武德时,蛮酋冉肇则寇信州,李靖击斩之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