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庭州

庭州

①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置,治所在金满县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破城子)。《元和志》 卷40: 庭州 “因王庭以为名也”。长安二年 (702) 改置北庭都护府。

②北宋大观元年 (1107) 置,治所在怀德县 (今广西河池市西河池镇北)。四年 (1110) 废。


(1)唐贞观年间置,治金满县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)。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、玛纳斯、奇台、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等市县。后废。(2)北宋大观元年(1107年)置,治怀德县(今广西河池市西),辖境相当今河池市、南丹县南一带。四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华岳镇

    又作岳镇。清置,属华阴县。在今陕西华阴市东五里。镇有西岳庙,俗称华阴庙。

  • 葛峄山

    ①亦名峄阳山。俗名距山。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之岠山,接睢宁县界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峄阳孤桐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东海郡下邳: “葛峄山在西,古文以为峄阳。”②在今山东枣庄市东南三十四里天柱山村西。《方

  • 河由江

    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南府沿河祐溪长官司: 河由江在 “司北十里。洞出铜仁府乌罗司。又石马江,在司西百三十五里。下流俱入水德江”。

  • 锡口

   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东松山区。原为高山族凯达格兰平埔人猫里锡口社,清嘉庆二十年 (1815) 改为锡口,因旧社为名。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改名松山。

  • 崇圣寺

    即今三塔寺。在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,大理古城西北郊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6大理府: 崇圣寺“在点苍山十峰之下,唐开元中建。中有三塔,制极精巧,今名三塔寺”。三塔今存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• 沈家窝堡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东北沈家镇。民国《呼兰县志》卷1:沈家窝集“(距府)六十里”。1928年建成之呼海铁路经此。

  • 码头镇

    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。旧作马头镇,明置巡司于此。(1)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南部。面积112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码头,人口 3800。地处运粮河北岸,因河岸码头得名。1958年成立码

  • 龙山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属观海卫。即今浙江慈溪市东六十四里龙山镇。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,戚继光大败倭寇于此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慈溪市东南龙山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

  • 鸭子河泺

    辽代春夏秋冬四捺钵 (意为行营、行在) 之一。在今吉林大安市西北六十二里月亮泡镇(即洮儿河流入嫩江处) 一带。《辽史·营卫志》:“春捺钵: 曰鸭子河泺。……东西二十里,南北三十里,在长春州东北三十五里

  • 五国头城遗址

    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松花江南岸、牡丹江东。城为长方形,周长2210米,残高3米。系辽、金时古城。金囚北宋徽、钦二帝于此。在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的松花江南岸。西濒牡丹江,东傍倭肯河。拉哈府山(俗称西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