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乡县

平乡县

①西汉置,属广平国。治所在今河北平乡县(乞村)西南大老营。东汉属巨鹿郡。西晋后废。北魏景明二年(501)复置,移治巨鹿城(今平乡县西南平乡镇)。孝昌中属南赵郡。隋属襄国郡。唐属邢州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)废入巨鹿县,元祐初复置,属信德府。金复属邢州。元属顺德路,明属顺德府。民国初属直隶大名府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5年迁今治乞村镇。

②西晋初置,属汉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洪雅县西。《水经·青衣水注》:“青衣水径平乡,谓之平乡江。”后改为开刊县。

③南朝宋置,属新宁郡。当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。南朝梁以后废。

④北魏置,属南顿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项城市西。北齐废。

⑤唐开元七年(719)置,属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洪雅县西。八年(720)废入洪雅县。


(1)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项城市西北。属南顿郡。北齐废入南顿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南部。属邢台市。面积406平方千米。人口27.8万。辖3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丰州镇。秦始皇十九年(前228年)置巨鹿县、巨鹿郡于今平乡镇。西汉置平乡县,治今大老营,属广平国。北魏平乡县徙治今县西南平乡镇,与巨鹿县并属南赵郡。北齐废巨鹿县。隋平乡县属襄国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起州于此,四年起州废,属邢州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省入巨鹿县,元祐元年(1086年)复置,属邢州。元属顺德路。明、清属顺德府。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,次年属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5年县城迁今址,1949年属邢台专区,1958年属邯郸专区,同年并入巨鹿县。1961年并入广宗县。1962年复置,属邢台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3年划归邢台市。地处冀南平原区,地势平坦。有滏阳、小漳、老漳、留垒等河流经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棉花。为省粮食生产基地县。盛产辣椒。有机械、制药、塑料、毛纺等工业。邢临、邢清、任广、平巨公路纵横县境。古迹有北齐响铃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䍧柯县

    即牂柯县。 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䍧柯郡: “䍧柯县, 带郡。”

  • 赤水峡

    在今广西藤县东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藤县:赤水峡“峡南有岩。相传李白曾过此,谓之李白岩。峡与岩相对壁立,一水中流,林木蔚然,岚气朝夕不散。有赤水峡巡司。《志》云:赤水峡中有金环滩”。

  • 大潭县

    北宋乾德元年(963)置,属秦州。治所即今甘肃礼县西南八十里太塘乡。熙宁六年(1073)改属岷州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建隆三年(962年)合良恭、大潭两镇置,治今甘肃省礼县南太塘。属秦州。熙宁中属岷州。

  • 莱夷

    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莱夷作牧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“师古曰: ‘莱山之夷,地宜畜牧。’”《春秋》: 宣公七年 (前602),“公会齐侯伐莱”。杜注:“莱国,今东莱黄县。” 黄县在今山东龙口市东

  • 荻田铺

    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北荻田镇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3 《乡镇》: “荻田市在 (兴国) 州西二十里。” 同书卷66 《驿递》 作 “荻田铺”。

  • 特木德赫站

    清康熙二十五年 (1686) 置,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乡南头站。清西清 《黑龙江外记》 卷2: “齐齐哈尔城中卜奎站起,西南五十五里曰特木德赫,七十五里曰温托欢。”

  • 成都府

    唐至德二载(757)以蜀郡为玄宗“驻跸”之地升为成都府,建号南京。上元元年(760)撤销京号,为剑南四川节度使治。治成都县、蜀县(后改华阳县,今四川成都市)。宋为成都府路治。蒙古入蜀改为成都路。明复改

  • 乌扎拉部

   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宏格力河口附近。清乾隆《皇清开国方略》卷17:天聪七年(1633)正月乙卯,“征乌扎拉部师还”。即此。光绪十一年(1885)曹廷杰奉命调查沙皇俄国占领区曾至此

  • 日勒县

    西汉置,属张掖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定羌庙东十里。东汉兴平二年(195)为西郡治。《晋书·沮渠蒙逊载记》:蒙逊“遂攻秃发(傉檀)西郡太守杨统于日勒”。即此。北魏改名永宁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

  • 西怀州

    ①北周天和六年(571)置,治所在王屋县(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八里王屋乡)。建德六年(577)废。②唐贞观四年(630)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。八年(634)改为远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