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屏南县

屏南县

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割古田县北境双溪地置,属福州府。治所即今福建屏南县东北双溪镇。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。1914年属闽海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50年迁治今县西南长桥镇。1956年移今治。民国吕式斌 《今县释名》: 屏南县 (旧治双溪镇) “在古田之翠屏山南,故名”。


在福建省东北部、古田溪和霍童溪上游。属宁德市。面积 1485 平方千米。人口18.1万。辖4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古峰镇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析古田县北部置县,以县治双溪(今县北)在屏山南麓故名,属福州府。《今县释名》:屏南县“在古田之翠屏山南,故名”。1913年属东路道(1914年改称闽海道),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49年迁治今县西南长桥镇,此后属第二专区(1950年改称南平地区)。1950年迁驻长桥。1956年迁治古坋镇(即今古峰镇)。1963年改属闽侯专区。1970年改属福安专区(1971年改称宁德地区)。1999年属宁德市。地处闽东山地北部、鹫峰山主体部分,金造溪、长桥溪流贯境内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富森林资源,产杉、松、毛竹、油茶等。农产有稻、甘薯、茶叶、大豆、花生、烟草、麻类等,并产红曲、松香。矿产有铁、铜、铅、锌。有珍贵树种水松、山尖杉等。工业有轻工、森工、机械、化学等。安嵩公路经此。有宜洋鸳鸯、猕猴自然保护区。纪念地有上楼战斗纪念碑、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、林前红军洞等。古迹有北岩寺、建九峰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居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铜梁县。即今四川铜梁县北七十里安居镇。明成化十七年(1481)于此置安居县。清康熙元年(1662)废县仍为镇。雍正七年(1729)置巡司。民国初设县佐。②北宋置,属安居县。在今四川遂宁市西

  • 宁山卫

    明洪武十一年(1378)置,属河南都司。寻改属后军都督府。治所即今山西晋城市。后废。明洪武十一年(1378年)改宁山所置,治今山西省晋城市。属河南都司,寻改隶后军都督府。后废。

  • 金牛站

    元置,在今陕西宁强县东北大安镇。元置。即今陕西省宁强县北大安驿。为凤翔、兴元和广元、成都间交通要驿。

  • 大阜

    在今山东费县西南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费县:“亦曰大崮。一名货郎阜。祊水发源于此。”

  • 重安县

    三国吴改重安侯国置,属衡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县 (西渡镇) 北。隋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 复置,属衡州。七年 (624) 又废。古县名。东汉永建三年(128年)改钟武县置,治今湖南省衡阳县西北。后

  • 渝州

    隋开皇元年 (581) 改楚州置,治所在巴县(今四川重庆市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: 渝州 “因渝水为名”。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巴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复改为渝州,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南

  • 千江河

    即今四川城口县西南、万源市东南之中河上源。清道光《城口厅志》卷29:千江河在“厅西一百八十里。其源自百支山,流入龙潭河,汇中河”。《明史·杨嗣昌传》:崇祯十三年(1640),张献忠在玛脑山败后,又被官

  • 徐州市

    1945年析铜山县置,属江苏省。治所即今江苏徐州市。简称徐。在江苏省西北部、京沪和陇海两铁路交点。面积1.12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1037.7平方千米)。人口908.6万(市辖区167.3万)。辖云龙、

  • 硝河城

    即今宁夏西吉县东南硝河乡西硝河城。清置固原分州于此。民国初并入固原县。

  • 龙溪场

    即今贵州余庆县西北龙溪镇。民国《余庆县志》卷1:龙溪场“距城西五十里”。1932年置镇。1958年废。1984年复置龙溪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