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南之南流江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咸通四年(863),南诏陷交趾,蔡袭“幕僚樊绰携其印渡浮江”。胡三省注:“自白州博白县西南百里下北戍滩,出马门江,渡海,抵安南界。樊绰携印渡处,即此江。”
在唐北庭都护府西北,金山(阿勒泰)之西。 一说为乌伦古河, 一说为哈额尔齐斯河, 一说为新疆塔城市东之阔布克河。唐时葛逻禄部原在此游牧。古水名。在唐北庭都护府西北,金山
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武昌县:灵溪山在“县南百二十里。周五十里。中有寺观, 皆以灵溪而名”。
北宋置,在今山西原平市西二十五里楼板寨村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4代州崞县有楼板寨。即此。
一名禹祈山。又名禹迹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南。洞庭山支脉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郡志》 卷15:“禹期山在太湖中。旧说禹导吴江,以泄具区,会诸侯于此。”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孤山下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8:“孤山僧慧勤,尝游六一先生欧阳公之门,东坡守郡日,见讲堂之后孤山之址,有泉枉然,甚白而甘, 因名曰六一泉, 以表思公之意。”
山出白土,俗名灰山。在今辽宁沈阳市东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沈阳中卫 “东牟山 “条下: “辉山在卫东北四十里,层峦叠嶂,为诸山之冠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 奉天府一》: 辉山 “层峦叠嶂,为诸山之
①明洪武初改大安站置,属崇安县。即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大安。②明初改金牛驿置,即今陕西宁强县东北大安镇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》:大安驿“在沔县西南九十里。本名金牛驿。明初置。旧有驿丞,今裁。设有把总分防”
即三鳣堂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。东汉杨震之讲堂。又称三鳣堂。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。东汉杨震隐居、教授于此。
在今陕西西安市东,唐大宁坊东南隅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8:“神龙元年太平公主为武太后立为罔极寺,穷极华丽,为京都之名寺。开元二十六年改为兴唐寺,明皇御容在焉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历元年(766),“命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