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定阳县

定阳县

①秦置,属上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固县镇。东汉末废。

②东汉建安二十三年 (218) 分新安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常山县治东三十二里招贤镇。三国吴宝鼎元年 (266) 属东阳郡。南朝陈属信安郡。隋省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衢州。武德八年(625) 废。

③北魏延兴四年 (474) 置,为定阳郡治。治所即今山西吉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2吉昌县: 定阳县 “会有河西定阳胡人渡河居于此,因以为名”。北周为汾州治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为耿州治。十八年改为吉昌县。

④北魏置,属敷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。后废。

⑤南朝梁置,为北郢州治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。西魏改置安贵县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南固县镇。属上郡。东汉末废。北魏复置。后废。(2)东汉建安二十三年(218年)孙氏析新安县置,治今浙江省常山县西北琚家附近。属会稽郡。三国吴宝鼎元年(266年)后属东阳郡。隋省入信安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属衢州。八年废。(3)北魏延兴四年(474年)置,治今山西省吉县。《元和郡县志》慈州:“因有河西定阳胡人渡河居此,故名。”为定阳郡治。后又为南汾州、汾州、武城郡、耿州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吉昌县。(4)南朝梁置,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。为北郢州治。西魏改名安贵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洞站

    元置,在今四川重庆市东长江南岸木洞镇。

  • 什子山

    一名什子砦山。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八十里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麻城“兵乱徙治什子山,归附后还旧治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麻城县:什子山“有数峰排列,高耸干云。宋端平间,徙县于此。因山为险也”。

  • 鹘岭关

    一名铁鹘岭。在今陕西山阳县南鹘岭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9金州: 上津县 “绍兴十六年和好成,割上津县鹘岭关外卓驮平为界”。在今陕西省山阳县东南大小鹘岭处。《舆地纪胜》:宋金和议成,宋金以上津鹘岭关为界

  • 真川县

    西魏分临真县置,为神水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固县村。隋大业元年 (605) 省入临真县。

  • 烝野

    春秋楚邑。即今河南新野县。《左传》: 宣公四年 (前605) 子越 “乃以若敖氏之族,圄伯嬴于轑阳而杀之。遂处烝野,将攻王”。古邑名。春秋楚邑。即今河南省新野县。《左传》宣公四年(前605年):子越“

  • 顺水

    汉魏时期徐水的俗称。即今河北满城县北漕河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 建武元年 (25),光武北击尤来、大抢、五幡于元氏,“又战于顺水北,乘胜轻进,反为所败”。即此。古水名。汉魏时徐水别名。即今河北省满城

  • 承注山

    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五十二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0任城县: 承注山 “在县东南七十六里。女娲生处。按今山下有女娲庙”。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4谓即 “承雀山” 之讹。

  • 飞仙关

    亦名飞仙阁、漏阁。即今四川芦山县西南五十里青衣江东岸关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芦山县:“南有飞仙关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2芦山县:飞仙关在“县南五十里。亦曰飞仙阁,即古漏阁也”。

  • 兴平水

    亦作熙平水。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3静江府:兴平水“在阳朔县北六十里。其源出自宝子山,南流者为兴平水,与桂江合”。

  • 小汉镇铺

    即今四川广汉市东北二十里小汉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汉州:小汉镇铺“在州北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