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丰镇

安丰镇

亦作北安丰镇。即今江苏兴化市东北六十里安丰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
(1)在江苏省东台市南部偏西。面积71.2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丰,人口 8200。以北宋范仲淹率民修堤筑堰,百姓从此“安居乐业、丰衣足食”之意得名安丰。1949年设安丰镇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改乡,1984年复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,产蚕茧等,有螃蟹、甲鱼等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。有棉纺、化工、丝绸、建材、塑料、电线、冷却设备等厂。新长铁路、204国道过境。通公路及航运。为明代哲学家王艮、清代诗人吴嘉纪故里。为省历史文化名镇。(2)在江苏省兴化市东北部。面积99平方千米。人口7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丰镇,人口1.6万。古名安仁乡,明时用现名,又名北安丰镇。明、清设巡检司。1919年为县辖镇,1945年毁于战火。后为苏中根据地,有苏北“小延安”之称。1950年设安丰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5年置镇。2000年中圩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、鱼虾等。所产河蚌育珠有名。有轧钢、石棉、砖瓦、水泥、印刷、电子等厂。盐靖、盐姜、周大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纪念塔。(3)在安徽省寿县中部。面积88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丰路,人口 3030。1949年设石集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置石集镇。1992年谷贝乡并入,1996年改用今名。产稻、小麦、豆类、棉花等。为县南物资重要集散地。有榨油、制砖、印刷、粮油加工、农机修配等厂。六寿公路经此。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石德宽出生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州城

    春秋齐地。在今山东莱芜市西。《春秋》:宣公元年(前608),“公会齐侯于平州”。杜注:“平州,齐地。在泰山牟县西。”汉武帝元封三年(前108),封王唊为平州侯,亦在此。

  • 军城镇

    金置,属唐县。即今河北唐县西北六十里军城镇。明于此置马驿。在河北省唐县西部。面积97.3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稻园,人口 2000。因驻地为古军城旧址而得名。1953年设军城乡,1958

  • 三州镇

    北宋置,属金水县。在今四川金堂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4怀安军:三州镇“在金水县西南四十五里。地势最高,其上可以见三州,谓益州、汉州、简州也”。

  • 笃进城

    北魏时高昌国置,在今新疆托克逊县。《梁书· 高昌国传》: 其国置四十六镇,有笃进镇。高昌国置,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。

  • 龙头山

    ①在今江西万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万安县:龙头山在“县东二十里。高数百丈,周回十里,形如几案,一名案山。上有仙坛及龙峡。又有仙圣、罗汉二岩。龙溪水出其左,西入赣江”。②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。《

  • 十二洞桥镇

   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。清光绪《合州志》卷4:十二洞硚“距城七十里”。

  • 居鹿山

    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四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5象州: 居鹿山 “上有鹿池水。《九域志》 云:天欲雨,山上云气如鹿”。

  • 琰川县

    唐贞观中置,属羁縻琰州。治所在今贵州贞丰县东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年间置,治今贵州省贞丰县东南,属琰州。后废。

  • 东瀛

    指东海。唐刘禹锡《汉寿城春望》:“不如何日东瀛变,此地还成要路津。”清俞樾编选日本诗集题为《东瀛诗记》,也称日本为东瀛。指东海。唐刘禹锡《汉寿城春望》:“不知何日东瀛变,此地还成要路津。”清也称日本为

  • 麟山

    即“三嵕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