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里甸
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 (昭祖) 还经仆燕水。仆燕,汉语恶疮也。昭祖恶其地名,虽已困惫,不肯止。行至姑里甸,得疾。迨夜,寝于村舍。……是夕卒。” 即此。
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 (昭祖) 还经仆燕水。仆燕,汉语恶疮也。昭祖恶其地名,虽已困惫,不肯止。行至姑里甸,得疾。迨夜,寝于村舍。……是夕卒。” 即此。
明、清松潘县黄胜关外上中下三阿坝部落合称。在今四川阿坝县境。阿坝,藏语意为“阿里人居住的地方”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90雍正元年(1723)四川提督岳钟琪等“由黄胜关出口剿抚十二部落,招安阿坝、郎(隋
南朝宋元嘉中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宕渠县(今四川合川市)。齐改为东宕渠獠郡。梁复为东宕渠郡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、铜梁、武胜等市县地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改为垫江郡。南朝齐侨置,一说南朝宋元嘉中侨置,治宕
元至元二十六年 (1289) 置,属武定路。治所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南十里旧州。明属武定府,隆庆四年 (1570) 徙州为府附郭,治所即今武定县。清乾隆三十五年 (1770) 废。蒙古宪宗六年(1256年
唐武德七年 (624) 置,属并州。治所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十二里洛阴村。贞观元年 (627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析阳曲县罗阴城置,治今山西省阳曲县东洛阴。属并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又降为
亦作兀的河、乌底河、无底儿河。源出外兴安岭,东流入鄂霍茨克海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北部之乌第河。清康熙二十八年(1689)中俄《尼布楚条约》:“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割,
在今云南景洪市区。版纳景龙、勐罕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,为车里宣慰司的中心区。
清康熙五十七年(1718)置里塘宣抚司,治今四川理塘县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流官,置里化县。三十四年升为里化厅。1913年改为理化县。
在今广东新会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 广州府》: 绿屏山 “在新会县北十里。周八十余里,环绕县后如屏障。一名绿护屏。乌道险绝,山顶平旷”。
北魏太武帝置,治所在敦煌郡 (今甘肃敦煌市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西及以南地区。明帝罢镇置瓜州。
一作春河。即今河南潢川县东春河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诏虞水“出南山,东北流,径诏虞亭东,而北入淠水(今白露河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