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胎山
在今河北东光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东光县“有天胎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东光县:天胎山在“县南十里。土阜隆起,南临靳河。一名天台山”。
在今河北东光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东光县“有天胎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东光县:天胎山在“县南十里。土阜隆起,南临靳河。一名天台山”。
满族的自称。“满洲” 一词,在满族的早期文献 《满洲实录》、《清实录》 中均有记载,皆作为部族和民族,不是地区名称。分布在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一带。乾隆 《满洲源流考》 卷1: “满洲本部族名。恭考发祥
唐代的部名。在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。后属南诏通海都督。
①在今云南大姚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大姚县:马家山“高出群山,林木深郁”。②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马家乡。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赤水县治此。
在今江西临川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抚州府临川县: 清源驿 “在府东北六十里。又东北接饶州府安仁县界。《舆程记》,清源驿北六十里即谢家埠,又四十里为柘林,又三十里为八字脑,又六十里即康山也。今驿废”
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2崖州: 落笔洞 “在崖州 (治今崖城镇) 东 一百里。石壁峭立,上有石门。中有二石如悬笔。转东数步,复有一洞。中有石如屏。外房有窍通光,内房深暗。相传深入有井
在今四川简阳市北。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牛鞞县“有阳明盐井”。《元和志》卷31阳安县:“阳明盐井,在县北十四里。”
元置,在今四川南充市北芦溪镇。
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太平街附近。天启《滇志》 卷30干崖宣抚司: “同知刘汉佐居蛮洒冈,经历廖氏居雷弄冈,知事管勋奇居猛语冈,刘、管、廖皆华人,以功授者。”
亦作游兰山。在今四川涪陵市东南七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4涪州: 游兰山 “高松乡有游兰山,遥见丰都,西见重庆,地名罗云,兰真人修炼之处,人至洞门,望见丹灶,真人题字,岩石自摇欲坠,骇不可至”。
在今江苏宜兴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宜兴县: 便民河 “在县城西。自县西二十里洴浰渰,东抵城下,长三十里。成化中开,一名后袁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