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省
1943年8月日伪改晋北政厅置,治所在大同市(今山西大同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朔州市及山阴、应县、浑源、灵丘等县以北地。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废。
1943年8月日伪改晋北政厅置,治所在大同市(今山西大同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朔州市及山阴、应县、浑源、灵丘等县以北地。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废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淳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。永贞元年 (805) 属峦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北峦城镇北武罗。属峦州。北宋开宝五年
即今山西大同市西南口泉镇。京绥铁路(今京包路)有支线通此。
在今山东西南部。首受南旺湖水于嘉祥县北,东南经济宁,至塌场口,入于旧运河。明初开此以资运道。自运渠东徙,河水南流,此河与故渠同塞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济宁州“芦沟泉”条:“牛首之渠,来自西南,出于鱼、沛
在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思州府都坪峨异溪长官司:“东北有平溪,上有关。洪武二十二年三月置平溪卫于此。”
明置,属宁远卫。在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宁远卫: 松山寺堡 “在卫东北四十里。堡东有庙儿山,可屯兵”。
唐置,属安东都护府。治所在新城(今辽宁抚顺市区北高尔山城)。仪凤二年 (677) 安东都护府徙治于此。开元二年 (714) 又徙平州。后废。唐置,治新城(今辽宁抚顺市北高尔山城)。后废。
宋建,在今浙江缙云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处州府》: 巽亭 “在缙云县南龙津桥上。宋御史詹适建,苏轼诗: 涛雷轰白昼,梅雪耿黄昏”。宋建,在今浙江省缙云县南。北宋苏轼有诗。
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。 《方舆胜览》 卷56黎州: 笋山 “在州西北五十余里。 有前山、后山, 多笋, 故名。 春时, 州人百十为群入山探笋。绍兴间,守臣
在今山东曹县西四十里。北魏侨置沛郡于此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沛郡:“兴和二年置,治孝昌城。”
在今浙江湖州市城区。《清一统志·湖州府一》: 镇霅楼 “旧名消暑楼,唐贞元中节度使李词建。杜牧有诗。宋淳祐中知州高衡孙改名镇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