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兴镇

大兴镇

①即今吉林辽源市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置西安县治此。1948年析西安市,1952年改为辽源市。

②在今山东临沭县东南。旧置沂郯海赣同知。清乾隆三十八年(1773)改设通判驻此。


(1)在辽宁省凤城市东北部。面积202.1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 2100。1961年从石城公社析置大洼公社。以大洼甸子得名,即较为低洼的平地。1983年改大洼乡,1996年改大兴镇。主产玉米、大豆等。矿产有硫化铁、硼砂等。凤铧铁路经此。(2)在吉林省长岭县西南部。面积313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730。曾名新立窑。取吉祥意改大兴。1956年设大兴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主产玉米、葵花子。有农机厂、制砖厂等。前保公路经此。(3)在吉林省东丰县西部。面积102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1940。1949年以火车站名设大兴区。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3年置镇。主产玉米、稻。有水泥、制砖等厂。四梅铁路、303国道经此。(4)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北部、嫩江东岸。面积494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7950。清康熙年间建屯,以蒙古人名称依布气。1927年筑铁路设大兴站,以站名屯。1954年称第十一区,1955年改大兴区。1956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5年改镇。农产玉米、稻等。有农机修理、铁木加工、建材等厂。平齐铁路经此,公路通泰来、齐齐哈尔等地。(5)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东部偏南,北临六塘河、砂礓河。面积59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集,人口2800。明代中叶张大兴在此垦荒,后开客栈,兴集后称大兴集。1949年后属大兴区大兴乡,1956年为大兴镇。1958年改公社,后改名大新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85年改置大新镇,1990年复名大兴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砖瓦、缫丝、丝织、粮食加工、农具修造等厂。宿泗公路经此。(6)在江苏省启东市南部,南濒长江。面积60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3300。清末以沈大有之“大”和其原籍吴兴之“兴”命名大兴村。1949年为大兴乡。1957年英烈、秀旦、宋石等乡并入。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2000年惠和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果品、豆类、油菜籽等。有机械、针织、轻工等业。通启寅等公路经此。(7)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东部。面积25.7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集,人口1.3万。1955年以前属肥东县。1958年与肥东县三十埠乡合并,成立十埠公社。1960年分为三十埠、龙塘、大兴三公社,同年划归合肥市。1983年改大兴乡,1986年置镇。主产稻、小麦。有化工、造纸、商业机械、钢铁、水泥、农机等厂。为合肥东部地区重要农贸市场。有铁路专用线接淮南铁路,通公共汽车。(8)在山东省临沭县东南部。面积113.8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芦庄,人口7180。1940年属第七区。1956年临沭县撤销,芦庄一带划归郯城县辖。1961年临沭县恢复后,仍属之,称大兴公社。1981年改称芦庄公社,1984年建乡。1994年改置大兴镇。2000年古龙岗乡并入。苍源河、新沭河流经。产小麦、花生、甘薯、茶叶等。有果园。有黄沙、蔬菜脱水、农机修配、砖瓦、刺绣、面粉加工等厂。临牛公路经此,并与陇海铁路相接。(9)在重庆市璧山县南部。面积37.3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场,人口3400。清建兴隆场。1930年设兴隆镇,1931年改兴隆乡。1940年大鹏、兴隆两乡合并各取乡名第一字更名大兴乡。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4年建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及柑橘。有机械、服装、食品等厂。璧丁公路经此。(10)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东北部。面积34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荒坝,人口2000。以境内大兴场得名。1951年建大兴乡,1958年改大兴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设大兴镇。以种植业为主。有农机、羽绒、预制件、制砖等业。通公路。(11)在四川省蒲江县西北部。面积56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1320。以驻地得名。1949年为大兴乡,1958年为大兴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改置镇。为县芦笋种植基地。有电力、建材、粮油加工、食品等业。蒲大公路经此。古迹有白云寺、宋冶铁遗址、明石椁墓等。为抗日将领李家钰烈士故里。(12)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南部、将军山东南。面积98.4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村,人口 2500。清设大兴汛,属铜仁县。1942年置大兴乡。1953年分置大兴、银岩乡。1956年划归松桃苗族自治县。1961年建大兴公社,1984年置镇。1992年银岩乡并入。产稻、玉米、甘薯、茶叶。鲇秀公路经此、铜仁飞机场在境内。(13)在云南省绿春县东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312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 6820。原名阿倮普施,哈尼族语“阿倮”为阿倮那村的简称,“普施”为新村,意即“阿倮那村人新建的村寨”。清咸丰十一年(1861年)由阿倮那村迁出三户村民到此建村,故名。民国时期属元江县第九区,1935年第九区区公所迁此改称大兴寨,取“兴旺发达”之意。1939年置大兴镇。1950年划属红河县。1958年为绿春县第一区,1961年为大兴区。1965年分设为城关镇和大兴区,1969年设向阳公社。1973年分设城关镇和大兴公社,1984年为城关镇和大兴区。1988年两地合并复名大兴镇。地处中山峡谷地带、山区,松东河、规东河、老边河、东德河流经境内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大豆、花生、茶叶等。土产木耳、草果、芭蕉。有农机具厂、茶场、林场等。县属茶厂、虫胶厂、橡胶制品厂、食品加工厂、酒厂等驻此。晋思公路经境内。(14)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中部、白角坝子西南缘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59.1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约1万。取“嘉言兴旺发达”之意命名。清道光年间白牛银厂兴旺,于此形成集市,名大村街。1936年宁蒗设治局驻此,改名平静街。1952年始为县治。1953年复名大村街。1966年置大兴镇。地处宁蒗河西岸。产稻、玉米、马铃薯、荞麦、燕麦、梨、苹果、桃等。有农机、皮革、粮油加工、食品、石膏板、纤维板、砖瓦等厂及电站。为祥宁公路终点。东有喇波河古墓群,西有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碾

    在今山西长治市北四十里黄碾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,“晋王军于黄碾,距上党四十五里”。胡三省注: “黄碾村在潞州潞城县。”

  • 广年郡

    北周天和元年(566)置,属覃州。治所在广年县(今四川黑水县东北三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黑水县东部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置,治广年县(一作广平县,治今黑水县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黑水县东北部。属覃州。

  • 驺县

    本邹县,汉改邹为驺,属鲁国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六里。三国魏复改邹县。古县名。驺,又作邹。本春秋邾国地。秦置县,治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。因境有驺山,故名。属薛郡。汉、晋属鲁国。南朝宋及北魏、东魏属

  • 沪涧

    亦作扈涧。在今河南郏县西四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四年(783)九月,“神策将刘德信、宣武将唐汉臣与淮宁将李克诚战,败于沪涧”。沪,又作扈。在今河南省郏县西。源出沪阳山,南流入汝河。唐建中四年(78

  • 冲河镇

   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冲河镇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五常厅图:东南有冲河口。在黑龙江省五常市中东部。面积423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冲河村,人口 1400。因濒冲河而得名。民国时称第六区,伪

  • 谷霞寨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新添葛蛮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贵定县西南曹渡河西岸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后废。

  • 泗溪桥

    即今江西上高县东北泗溪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4: 上高县东北有泗溪墟。

  • 蛇溪

    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永泰镇北五里至袁江会口段之赣江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4临江军: 蛇溪水 “在清江县东。其源自临江镇之下五里,分江水为溪,五十里至蛇溪复与江流合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清江县: 蛇

  • 卑奢城

    一作卑沙城。隋属高句丽,故城在今辽宁大连市东北大黑山 (大和尚山) 山城。《隋书·来护儿传》: 大业十年 (614),“帅师度海,至卑奢城”,破高丽兵。

  • 下阳

    亦名夏阳。春秋虢邑,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年(前658),“夏,晋里克、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,灭下阳”。古邑名。又作夏阳。春秋虢国(北虢)都城。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。《春秋》僖公二年(前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