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水池
一作夏池水。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43临汾县: 夏水池,“ 《郡国志》 云,县西南三十里有大池,其水六畜不敢饮。一名翻镬池,即煮眉间赤头处,镬翻因成池,池水上犹有脂润”。
一作夏池水。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43临汾县: 夏水池,“ 《郡国志》 云,县西南三十里有大池,其水六畜不敢饮。一名翻镬池,即煮眉间赤头处,镬翻因成池,池水上犹有脂润”。
在今四川巫溪县西。清道光 《夔州府志》卷6: 乾龙洞 “在县西一百里。两洞上下错列,高十余丈。上洞内极宽敞,可容数百人,一孔自天而下,明澈洞内。自洞中小穴持火而入,行二三里,洞穴错出,不敢复进。下洞狭
元置,即今广东惠东县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为平山驿。
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三十八里冠军。西汉置冠军县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阳郡冠军县:“故穰县之卢阳乡。”
在今江苏镇江市城南。唐陆龟蒙诗“秋来懒上向吴亭”,即此。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部。唐陆龟蒙诗“秋来懒上向吴亭”,即此。
①即今江苏句容县北六十五里铜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25润州句容县: “铜冶山在县北六十五里。出铜铅,历代采铸。”②即今山东莱芜市北三十里阴凉山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泰山郡嬴县有铜冶山,即此。古山名。即今江
即蒙古车臣汗部中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弋勒希尔一带。
在今四川青神县南岷江岸中岩山。北宋苏轼 《为老人克华》 诗云: “慈姥岩前自唤渡,青云江畔人争扶。” 南宋范成大 《吴船录》 卷上: 中岩 “凡五里至慈姥岩,岩前即寺也”。
亦作如洪砦、渔洪镇。北宋置,属安远县。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北茅岭江西岸。《宋史·交阯传》:至道元年(995)春,“广南西路转运使张观,钦州如洪镇兵马监押卫昭美皆上言,有交州战船百余艘寇如洪镇,略居民,劫廪
①北魏天兴中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北。北齐废。②1914年改宁远县置,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永兴乡。以北魏凉城郡取名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1937年迁治新堂 (今凉城县
古水名。又作汧水。即今陕西省西部渭河支流千水。十六国时为羌人所居,称为汧川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