堡川城
北宋政和六年 (1116) 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会宁县东。
在今甘肃省会宁县境内。北宋政和六年(1116年)于秦凤东西川口筑。金废。
北宋政和六年 (1116) 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会宁县东。
在今甘肃省会宁县境内。北宋政和六年(1116年)于秦凤东西川口筑。金废。
清置,属沁源县。即今山西沁源县北郭道镇。在山西省沁源县中部。面积265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郭道,人口6250。因郭姓首先在此开发居住,位于三岔路口交通要道处,故名郭道。1949年为沁源
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24宝应县:“安宜溪在县界。古安宜邑因此溪为名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3宝应县:“安宜溪在县西南六十里。东北入洒火湖,西南入高邮界,达于诸湖。”
①在今湖北公安县西。《晋书·王澄传》:“澄迁于孱陵,寻奔沓中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8公安县: 孱陵城在 “县西二十五里……孱陵城东有地名沓中”。②在今甘肃迭部县境。《三国志· 蜀书 · 姜维传》:
民国时代将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热河四省,总称为东北四省。
在今山东莱阳市西南九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20莱阳县: 高丽山,“司马懿讨辽东,于此置戍,以高丽为名”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1: 高丽山 “俗讹作嵯峨山”。
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电城镇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高州府》: 莲头寨 “在电白县南。明万历中置”。即今广东省电白县东南莲头。明万历年间筑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凤栖山上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9汉阳府: 涌月亭 “宋黄清老建。今巨石上有 ‘涌月’ 二字”。亭早废,石亦不存。隔江黄鹤楼侧有涌月台。
隋大业元年 (605) 置,属岐州。治所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万家城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30普润县: “盖以杜、漆、岐三水灌溉田畴,民获利济,以为县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属扶风郡。十三年 (617)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阆州置,治所在阆中县 (今四川阆中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、苍溪、南部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阆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阆州置,治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辖
又作苏滨水、速平江。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北绥芬河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6: 恤品河 “流经建州卫东南千五百里,入于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