坎门
即今浙江玉环县东南坎门镇。清设守备驻守。清光绪《玉环厅志》卷2:坎门街“在钓艚隩,有东西街”。
即今浙江省玉环县东南坎门。清时设守备驻守,属玉环营管辖。
即今浙江玉环县东南坎门镇。清设守备驻守。清光绪《玉环厅志》卷2:坎门街“在钓艚隩,有东西街”。
即今浙江省玉环县东南坎门。清时设守备驻守,属玉环营管辖。
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东北董家林村。其地发现西周初年燕国都城和匽侯墓葬。
1912年改吉州置,属山西河东道。治所即今山西吉县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西南部、黄河东岸、吕梁山南麓,西临陕西省。属临汾市。面积 1777 平方千米。人口10.2万。辖3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
在今广西平南县北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浔州府:大峡山“在平南县北一十五里”。
即布雷峰寺。在今西藏拉萨市西北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6:“布赖蚌寺俗名别蚌寺。”
即平虏砦。今河北肃宁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肃宁县:“宋雍宁三年置平卤砦,淳化初改平卤城。景德二年又改为肃宁城。”
又名布赖寺、别蚌寺。即今西藏拉萨市西北十里哲蚌寺。藏语意为堆米寺。明永乐十四年(1416)由喇嘛教格鲁派(黄教)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降央却杰兴建,后经多次扩建,占地面积二十五万平方米。建筑宏伟壮观,是前
即白云观。在今北京市广安门外。创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(739),初名天长观。赵万里辑校《元一统志》卷1引《唐刘九霄再修天长观碑》:“天长观,开元圣文神武至道皇帝斋心敬造,以兴玄元大圣祖。”金泰和三年(1
南朝宋泰始五年 (469) 改随县置,为随阳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随州市。南齐改为随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泰始五年(469年)由随县改名,治今湖北省随州市,为随阳郡治。旋改旧名。
亦作四璝山、四隤山。又名四马山。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南,与安徽和县接界。《寰宇记》卷124和州乌江县:“四溃山在县西北七十五里。项羽既败于垓下,东走至东城,所从唯二十八骑,汉兵追者数千,羽乃引骑因四溃山而
元置,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吕梁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