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城山
亦名西施山。在今浙江绍兴市东五云门外。《越绝书》卷8:“今北坛利里丘土城,句践所习教美女西施、郑旦宫台也。”
亦名西施山。在今浙江绍兴市东五云门外。《越绝书》卷8:“今北坛利里丘土城,句践所习教美女西施、郑旦宫台也。”
即今甘肃灵台县南达溪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8灵台县:达溪川“在县南二里,流达于泾河。《志》云:源出陇州五马山, 至邠州梁山下入于泾水”。
一名浍山。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12翼城县: “浍高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,浍水出焉。其山出铁,隋于此置平泉冶。”
即今福建德化县南汀溪。源出县西南芹山,东北流,在县南汇入浐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德化县:丁溪“在县南。……相传溪本南流,不与浐会。宋元符中,大雷雨,水流回转,纵横若丁字,因名”。
东汉改关县置,属常山国。治所在今河北赵县西北十五里南轮城。三国魏废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 复置,移治今栾城县西二里,属赵郡。北齐又废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复置,属栾州,大业初属赵郡。唐天祐二
①即今吉林辽源市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置西安县治此。1948年析西安市,1952年改为辽源市。②在今山东临沭县东南。旧置沂郯海赣同知。清乾隆三十八年(1773)改设通判驻此。(1)在辽宁省凤城市
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(武当)县西北四十里,汉水中有洲,名沧浪洲。庾仲雍《汉水记》谓之千龄洲。”
今蒙古国西南部之杭爱山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 武帝时,贰师将军伐匈奴,北至郅居水 (今色楞格河),“贰师闻之,斩长史,引兵还至速邪乌燕然山”。注,师古曰: “速邪乌,地名也,燕然山在其中。”
南齐侨置,属始康郡。寄治成都 (今四川成都市)。西魏废。
亦名北河墟。即今广东雷州市西南北和镇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)设清道镇巡司于此。在今广东省雷州市西南北和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于此设清道镇巡检司。
在今云南华坪县北。通四川盐源县。清有守备把总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