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浙江温州市西北,瓯江南岸。《新定九域志》 卷5温州: 破石山,“ 《永嘉记》 云: 永嘉江南岸有枯石,乃尧时神人以破石为椎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温州府: 破石山在 “府西北二十里。临江壁立,如张
亦作峰山镇。北宋置,属新明县。即今四川武胜县 (沿口镇)。
十六国后赵建,在今河北蠡县南。《晋书·慕容㑺载记》: 永和七年 (351), 遣慕容评攻王午于鲁口,“评次南安,王午遣其将郑生距评。评逆击,斩之,侯龛逾城而降”。即此。
清康熙二十五年 (1686) 改安笼千户所置,属安顺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安龙县。雍正五年(1727) 升为南笼府。清康熙二十五年(1686年)改安笼千户所置南笼厅,治今贵州省安龙县。属安顺府。雍正五年(1
即今云南楚雄市西北四十里吕合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为吕合驿。在云南省楚雄市北部。面积170.99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庙(村),人口840。相传南诏时吕纯阳来过此地,后建有吕祖阁,名为吕
即今广东博罗县西石湾镇,接东莞市界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乾隆《博罗县志》卷3:“墟市”有石湾市。
在今台湾省彰化县东北。原名了望山,后改定军山。清道光《彰化县志》卷1:“定军山即八卦山,雍正间巡道倪象恺平大甲西社番林武力等之乱,乃建亭山上,名山曰定军,名亭曰镇番,纪武功也。”所谓雍正间, 乃雍正十
唐贞观九年 (635) 置,为林州治。寄治驩州之南境 (今越南义静省境)。后废。
东汉改益县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县南八里益城村。后改属乐安国。东汉末复为县。东汉以益县改置,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。后国除仍为县。
①东汉改寿良县置,属东平国。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。南朝宋改寿昌县。北魏复改寿张县,属东平郡。迁治今梁山县西北寿张集。隋属济北郡。唐属郓州。金大定七年(1167)迁今河南台前县竹口镇,十九年(11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