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新息县
南朝宋改新息县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息县。北齐将北新息县废入,复改为新息县。
古县名。南朝宋分新息县置,治今河南省息县。属汝南郡。北齐以北新息县废入,复名新息县。
南朝宋改新息县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息县。北齐将北新息县废入,复改为新息县。
古县名。南朝宋分新息县置,治今河南省息县。属汝南郡。北齐以北新息县废入,复名新息县。
①在今湖北竹溪县东南一百六十里。清有外委驻防。②亦名牛头城、赤牛城。在今四川梁平县西二十里仁贤镇(沙河铺)牛头村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梁山县:牛头寨“在县西二十里赤牛山上,亦名赤牛城。宋淳祐二年筑。
即兴平水。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水经·漓水注》: “漓水又南得熙平水口,水源出县东龙山,西南流径其县南……又西注于漓水。”
在今江苏沛县东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徐州沛县: 射箭台 “明成祖驻师时所筑也”。
明、清时四大工商业城镇的合称,即朱仙镇(今河南开封县西南朱仙镇)、汉口镇(今湖北武汉市汉口)、景德镇(今江西景德镇市)、佛山镇(今广东佛山市)。明、清四个工商业城镇的合称,即朱仙镇(今河南开封县西南朱
①即阿迷。元属察哈汗国。即今新疆阿克苏市。②又名奄蔡、阿思。在今高加索以北,顿河下游一带。《元史·定宗纪》:“又从诸王拔都西征,次阿速境。”即此。
①明代属车里宣慰司。即今云南勐海县西南勐板。②即今云南永德县西北勐板。清置猛板土千总。
金天眷元年(1138)置,治所在会宁府(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)。正隆二年(1157)改名会宁府路,大定十三年(1173)复名上京路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,乌苏里江、松花江、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。
北宋置,属确山县。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南三十里。
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东南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64:库克申仓山“其上产煤质软而无烟,宜烘炉”。
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南南广河下流。清光绪 《庆符县志》 卷6: 南广滩在 “县东北一百三十里。两山壁立,一线中流。明征九丝蛮始开凿运粮。今犹存 《转漕起武碑记》。然滩石峻险,舟楫终不能通。至今蜀盐、滇铜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