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匡五县

匡五县

1943年晋冀鲁豫边区以陵县改名,治所即今山东陵县。为纪念牺牲于此的吴匡五县长而命名。1949年复名陵县。


旧县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41年由陵县改置,治今山东省曲阜市陵城镇。以纪念抗日战争牺牲的吴匡五烈士命名。1949年复名陵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盐池城

    明置,属灵州守御千户所。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南老盐池村。明嘉靖 《宁夏新志》 卷3: 盐池城“北至石沟驿七十里,南至隰宁堡四十五里。旧城周回一里。弘治十三年都御史王珣拓其城二里。正德十四年,都御史王时中奏

  • 毕拉尔屯

    即今黑龙江省逊克县西南逊河镇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置,毕拉尔路鄂伦春协领驻此。

  • 阎浆水

    又称神断水、豪水。即今安徽寿县南陡涧河。《水经· 肥水注》: “肥水又北,右合阎涧水。……洛水出焉。阎浆水注之。”

  • 林烧州

   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
  • 泸沽县

    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置,属礼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建昌卫: 泸沽废县,“ 《志》 云: 洪武二十四年,景川侯曹震开河道,谓路之险者,莫甚于泸沽县。于是架阁凿岩,更

  • 香德设治局

    1943年由都兰县西南香日德、宗家、巴隆等旗辖地析置,驻香德 (今青海都兰县)。1943年由都兰县析置,治今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镇。1946年撤销,并入都兰县。

  • 方广岩

    在今福建永泰县东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引《旧志》:“峭拔千仞,上有石室,周围二千丈,可容千人。石乳参差,下垂瀑布千丈。有泉曰龙尾泉。”在福建省永泰县城西葛岭山腰。为石灰岩溶洞,高约40米,

  • 良余山

    ①即今安徽肥西县西之紫蓬山。《水经·肥水注》:“肥水出良余山,俗谓之连枷山。”②在今陕西华阴市西南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余水“南出良余山之阴,北流入于渭”。《寰宇记》作“粮余山”。

  • 仙踪镇

    北宋置,属含山县。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北仙踪镇。在安徽省含山县北部。面积63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仙踪,人口1.2万。镇西北有黄山,古名仙踪山,镇以山名。1949年置仙踪镇,1958年改公社

  • 八角厂

    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宽裕乡东。民国《西昌县志》:“县属宽裕场之东名八角厂者,产黄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