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冈山
在今福建沙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沙县:凤冈山在“县治北。县镇山也”。
在今福建沙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沙县:凤冈山在“县治北。县镇山也”。
北宋熙宁四年 (1071) 废宜宾县置,属僰道县。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。宣和元年 (1119) 改置宣化县。
北宋置,属江原县。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四十里。在江苏省洪泽县中部。面积61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万集,人口1200。1949年设万集、严渡等乡,1958年合置万集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
三国吴改烝阳侯国置,属衡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邵东县东南。东晋废。古县名。三国吴改烝阳侯国置,治今湖南省邵东县东南。属衡阳郡。东晋废。
即今新疆乌恰县西北乌鲁克恰提乡。1930年于此设乌鲁克恰提设治局。“乌鲁克恰提”,柯尔克孜语意为“伟大的山峡”。
在今西藏拉萨市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 卷5: 宗角 “在布达拉北二里许,林木荫翳,景致甚幽,亦达赖喇嘛避暑处”。
亦作摩琳莫勒恩河、摩琳河。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拉林河支流牤牛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五常府: “东南摩琳莫勒恩河出,右合冲河、香水、大小泥,左小黑、取才、条了、藤子河,径五常堡来会,为拉林河。”
1946年8月陕甘宁边区由山阳、商南二县析置,治所在竹林关(今陕西丹凤县东南竹林关)。1948年8月裁撤。旧县名。豫西解放区设。1946年由山阳、商南两县及丹凤县部分地区析置,治今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。
一作海澶山,又名东岚山。即今福建平潭县海坛岛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4福州府 《山川》:海坛山 “在福清县东南,海上远望如坛,因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福清县: 海坛山 “上多云气,亦名东岚山”。
在今陕西扶风县北二十里法门镇。相传寺建于东汉末年,唐时香火兴旺。内有护国真身塔。1986年拆除残塔时,发现唐代地宫,出土有唐宪宗令群僧迎来的释迦牟尼指骨四枚和许多金银器皿、玻璃制品及大量精美的丝织品。
在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龙德二年 (922),“汉主 (刘) 岩用术者言,游梅口镇避灾。其地近闽之西鄙。闽将王延美将兵袭之,未至数十里,侦者告之,岩遁逃仅免”。胡三省注: “梅州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