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隆山
一名争秀山。在今甘肃榆中县西南十里。元太祖成吉思汗灵柩曾停放于此。
又称兴龙山。在甘肃省榆中县城西南。西北—东南走向。主峰海拔 3021 米。兴隆、栖云两峰东西对峙,中隔兴隆峡,有伸臂式拱形木桥连接。栖云峰上原有道教建筑,明、清时称其为小蓬莱、瑶池景,现存云龙卧桥、太白温泉、通天石柱等古迹。山中森林茂密,多原始林,有金钱豹等珍稀动物。古代誉为“甘肃之名山,兰郡之胜景”。辟有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。
一名争秀山。在今甘肃榆中县西南十里。元太祖成吉思汗灵柩曾停放于此。
又称兴龙山。在甘肃省榆中县城西南。西北—东南走向。主峰海拔 3021 米。兴隆、栖云两峰东西对峙,中隔兴隆峡,有伸臂式拱形木桥连接。栖云峰上原有道教建筑,明、清时称其为小蓬莱、瑶池景,现存云龙卧桥、太白温泉、通天石柱等古迹。山中森林茂密,多原始林,有金钱豹等珍稀动物。古代誉为“甘肃之名山,兰郡之胜景”。辟有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。
一名姜店。即今河南舞阳县东北二十四里姜店乡。清康熙 《南阳府志》 卷2 《集镇》: 舞阳县有姜园店。
即拉尔吉土司。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南境。清末并入安冲土司。
明代南京外郭城门之一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。今已无门,仅存其名。区片名。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部、京沪铁路北侧。栖霞区人民政府和原尧化镇人民政府驻地。为明代南京外廓尧化门所在,故名。有无线电器材、电
即今辽宁黑山县东北七十里半拉山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新民府镇安县:“东北有半拉门市镇。”
在今福建福清市西。《舆地广记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皆作竹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0福州:石竹山“在福清县南一里,有林真君玄光炼丹于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福清县:石竹山在“县西二十四里,山多竹树,青葱插天
一作庞。在今湖南衡阳市。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 “复雠、庞、长沙,楚之粟也。” 《集解》: 徐广曰: 庞一作宠。《正义》 其地以为 “近长沙、潭、衡之境”。即“庞(1)”。
即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重华镇。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江油县。
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一百二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5:由拳山“晋隐士郭文举所居,傍有由拳村,出好藤纸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:“三国吴有暨猷者, 自由拳来隐此,故名。”
北魏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新阳县,当在今甘肃武威地区。隋初废。
清置,属沭阳县。即今江苏新沂市东南高流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在江苏省新沂市东部偏北,东临沭阳县。面积83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流,人口4300。早年高、刘两姓迁此定居,得名高刘;后因地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