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扎塔拉
在今新疆叶城县西南叶尔羌河北岸麻扎达拉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9:八扎塔拉卡“查该卡祗可扼坎巨提由星峡、红孜纳普各达坂来路入叶城各道”。
在今新疆叶城县西南叶尔羌河北岸麻扎达拉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9:八扎塔拉卡“查该卡祗可扼坎巨提由星峡、红孜纳普各达坂来路入叶城各道”。
①东汉建安二十二年 (217) 刘备置,属益州。治所梓潼县 (今四川梓潼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、安县以东,绵阳、盐亭以北,剑阁以西,陕西宁强、四川青川以南地区。西晋属梁州,永嘉后移治涪县 (今四川绵
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呼伦湖与贝尔湖之间的乌尔逊河。《元朝秘史》卷1:“捕鱼儿海子、阔连海子,两个海子中间的河名兀儿失温,那河边住的塔塔儿一种人。”捕鱼儿海子即今贝尔湖,阔连海子即今呼伦湖。
在今山西东部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 晋文公 “乃行赂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,以启东道”。韦昭曰: “二邑戎、狄,间在晋东。” 蒙文通 《古代民族移徙考》 依马融说,谓在东阳,即今河南淇县东北。
唐先天元年 (712) 改大基县置,属洛州(后属河南府)。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。大顺初移治柏崖 (今孟津县东南)。北宋开宝元年 (968)移治白波镇 (今孟津县东南二十五里)。金改名孟津县。古县名。
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三十里,今已堙圮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太仓州崇明县: 渡船港 “在县东南。有渡口,去县三十里。至旧城平阳沙界沟渡,海面不过十里”。
又称青济铁路。清光绪二十五至三十年(1899—1904) 由德国修筑,自今山东青岛至济南。全长394公里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日本占据,后收归国有。在山东省境内。东起胶州湾畔的青岛市,经潍坊、淄博至
明置,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静乐县:两岭关在“县东南六十五里,路出阳曲。明初调太原左卫官军戍守,洪武八年改置故镇巡司,缭以土城,周一里有奇”。
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的配偶“妇好”之墓。在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西北。197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现。墓圹作长方形竖穴,南北长5.6米,东西宽4米,深8米。墓室上部有一与墓口大小相似的夯土房基,疑
又名邕奴。在今河北霸州市、永清、文安、大城及天津市静海县之间。《寰宇记》 卷69: “ 《水经注》 云: 雍奴亦薮泽之名。四面有水曰雍,澄而不流曰奴。” 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 “水之南,南极滹沱,西至
即滴澄河。今贵州修文县西猫跳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威清卫: “西有的澄河,即陆广河上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