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义县
唐大历三年(768)改临源县置,属桂州。治所即今广西兴安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62兴安县:“土将万重光诱临桂等九县构逆,唯临源县独守臣节,改为全义县。”五代晋开运三年(946)改为德昌县。南汉复为全义县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)改为兴安县。
古县名。唐大历三年(768年)改临源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。属桂州。五代晋改为德昌县。为溥州治。北宋初复为全义县,仍属桂州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改为兴安县。
唐大历三年(768)改临源县置,属桂州。治所即今广西兴安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62兴安县:“土将万重光诱临桂等九县构逆,唯临源县独守臣节,改为全义县。”五代晋开运三年(946)改为德昌县。南汉复为全义县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)改为兴安县。
古县名。唐大历三年(768年)改临源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。属桂州。五代晋改为德昌县。为溥州治。北宋初复为全义县,仍属桂州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改为兴安县。
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会川府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。二十五年(1392)升为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。明洪武中置,治今四川省会理县。属建昌卫。二十五年(1392年)升为会川卫。
1943年3月日伪由沔阳县荆河以南地析置,治所在新堤镇(今湖北洪湖市)。1945年8月废。
即今广东云浮市东河口镇。清雍正 《广东通志》 卷18: 东安县 (今云浮市) 有县河口墟。
又名坦石桥镇。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二十四里坦直镇。清光绪 《南汇县志》 卷1: 坦石桥镇 “又称坦直桥,邑西北二十四里”。
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五十五里闾峡。明嘉靖中置巡司于此。清初废。在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。明嘉靖年间移高罗巡检司治此。
清光绪末置,属瑷珲副都统。在今黑龙江塔河县东北依西肯乡西北绥安站附近。后废。
北齐天保六年(555)改潘县置,为北燕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桑干河南岸。北周属燕州。隋属涿郡。唐属妫州,长安二年(702)移治今怀来县(沙城)东南旧怀来城(已没入官厅水库)。辽属可汗州,改名怀来
即龙原府。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八边城(半拉城子)。 《新唐书·渤海传》: “貊故地为东京,曰龙原府,亦曰栅城府,领庆、盐、穆、贺四州。……龙原东南濒海,日本道也。”即“龙原府”。
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北石桥镇西。张衡(78—139)字平子,南阳西鄂(今南阳市北)人,东汉科学家、文学家。精通天文历算,总结前人成就,创制测定天体位置的“浑天仪”和测定地震的“地动仪”。公元139年卒,葬
在今河北正定县城内东门里街。始建于隋开皇六年 (586),名龙藏寺。唐改为龙兴寺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扩建。清康熙年间改名隆兴寺。有天王殿、摩尼殿、戒台、慈氏阁、转轮藏阁、大悲阁、弥陀殿等。大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