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光霁峪

光霁峪

一名钟城崴子。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开山屯镇光昭村。旧属和龙县,隔图们江与朝鲜对境,为往来孔道,边塞要地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3:图们江“又东北径光霁峪,马平岭河自西北来入之(光霁峪城西山也,通商分局在焉。河出其北,以径马平岭入江,因以名之。凡行三十里)。又北径小钟城崴,有二水合流自西入焉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幽州镇

    唐方镇名。开元二年 (714) 置,治所在幽州 (今北京城西南)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称范阳,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之一。宝应元年 (762) 复名幽州,兼领卢龙节度使,为河北三镇之一。辖境屡有变动,

  • 楚长城

    即方城。春秋时楚国筑。北起今河南方城县北,东南至今泌阳县东北。战国时又展筑,自今方城山北面西向循伏牛山,折南循北河、湍河间,至今邓州市北。楚恃以守卫其北境。秦毁。

  • 伏强城

    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普康县:“后周永唐县,隋改为永康,移治伏强城。”

  • 下蒲县

    南朝宋置,属巴渠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宣汉县西北马渡乡(马渡关)。北周属三巴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入东乡县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属南石州。八年(625)又废。古县名。南朝宋置,治今四川省宣汉县西北

  • 访仙桥镇

    即今江苏丹阳市东三十里访仙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丹阳县:“访仙桥镇在城东三十里。”有巡司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丹阳县东有“访仙桥镇”,“访仙桥距治三十里,跨包港之曲,旧有巡检驻之”。

  • 八卦台

    亦作八卦坛。在今河南淮阳县北一里。《元和志》卷8宛丘县:“八卦台及坛,县北一里。古伏羲氏始画八卦于此。”

  • 神安司

    在今广东南海市东北盐步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 神安巡司 “在南海县 (今广州市) 西南盐步堡。本名秘冲寨,明洪武三年置”。

  • 天池关

    明置,属彭水县。在今四川酉阳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境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彭水县:“东南有天池关。”清同治《酉阳直隶州志》卷4彭水县:天池关,“《县志》:县城东二百里,与酉阳接壤”。

  • 同城守捉城

    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(达来呼布镇)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甘州删丹县:张掖河“傍河东壖屈曲东北行千里,有宁寇军、故同城守捉也,天宝二载为军”。

  • 牛脾山

    一名大隧山。在今河南长葛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一》:大隧山“高二十余仞,长七八里。其中断处为大隧涧。两崖壁立,中有坦途,可容方轨。相传即郑庄公见母处”。即“大隧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