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陵
唐穆宗李恒的陵墓。在今陕西蒲城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奉先县:“光陵在北十五里尧山。”
唐穆宗李恒的陵墓。在今陕西蒲城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奉先县:“光陵在北十五里尧山。”
简称鹤楼。在今四川南充市内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6顺庆府:仙鹤楼“在郡治之后子城之上,下瞰大江,实为郡治亭台之观”。邵伯温《鹤山楼》诗:“春去秋来好风月,鹤楼端胜庾公楼。”
在今广东惠来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来县: 金刚髻山 “在县东北七十里。尖峰秀拔,渔舟出海归路,视此为准”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 金刚髻山 “在惠来县东六十里。周三十里”。
在今台湾省云林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 虎尾溪 “在嘉义县北六十五里、彰化县南,二县以溪为界。过此而北,人烟渐少。《旧志》: 源出大山中,从柴里斗六门社流出,截溪分流而北,经东螺社南,折而西南流
在今四川阆中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保宁府阆中县: 重锦山在 “府东百三十里。两峰对峙,秀丽如锦”。
又名长宁镇。即今河北滦南县东北二十五里长凝镇。清光绪《滦州志》卷8:长凝街在“城南三十里”。
在今浙江遂昌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遂昌县: 梧桐溪 “在县西二十里曾山下。亦曰梧桐川,流合于双溪”。
即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危山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 正义引 《括地志》: “三危山有三峰,故曰三危。俗亦名卑羽山。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里。”
一名刘公河镇。在今湖北蕲春县东北三十三里刘河镇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3《乡镇》:“刘公河市,在州(蕲州故治,今蕲州镇)北九十里。”
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孟县西三十五里。《春秋》: 僖公二十八年 (前632),“天王狩于河阳”。即此。(1)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。《春秋》:天王狩于河阳。即此。西汉置为河阳县。(2)集镇名
即今湖南岳阳县北新墙河,注入洞庭湖。《水经》: 湘水 “又北过下隽县西,微水从东来流注”。郦道元注: “湘水左则沅水注之,谓之横房口,东对微湖,世或谓之麋湖也。右属微水,即经所谓微水经下隽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