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仇池山

仇池山

一名瞿堆,又名百顷山。在今甘肃西和县南洛峪,为杨氐根据地。《三秦记》:“本名仇维山,上有池,故曰仇池山。”《水经·漾水注》:汉水“屈径瞿堆南。绝壁峭峙,孤险云高,望之形若覆唾壶,高二十余里,羊肠蟠道三十六回,《开山图》谓之仇夷,所谓积石嵯峨,嵚岑隐阿者也。上有平田百顷,煮土成盐,因以百顷为号。山上丰水泉,所谓清泉涌沸,润气上流者也。汉武帝元鼎六年开以为武都郡。天池大泽在西”。《元和志》卷22上禄县:“仇池山在县南八十里。壁立百仞,有自然楼橹却敌,分置均调,有如人功。上有数万人家, 一人守道, 万夫莫向。其地良沃,有土可以煮盐,杨氏故累世据焉。 ”


古山名。在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南洛峪。以山上有仇池得名。其地四面陡绝,形如覆壶,羊肠蟠道,三十六回。上丰水泉,有平地百顷,煮土成盐,故又称为百顷山。《水经注》称为“瞿堆”(《宋书·氐胡传》及《水经注·漾水》)。东汉末氐族杨驹徙居于此,其后渐盛,世有其地,东晋十六国时乃自称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承乡镇

    在今江西会昌县北八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乾隆三十年 (1765) 裁。古镇名。在今江西省会昌县北。明宣德年间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络丝潭

   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岳庙之后。明嘉靖 《衡州府志》 卷2: 络丝潭 “在岳山,极深”。自山间下泻,曲折随乱石而下,若断若续,如曳匹练,故名。

  • 彭亡山

    亦名彭望、彭模、平模、平无、平望、彭女。即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仙女山。《后汉书· 岑彭传》: 建武十一年 (35) 伐公孙述,至武阳县,“彭所营地名彭亡,闻而恶之,欲徙,会日暮,蜀刺客诈为亡奴降,夜刺

  • 丹溪县

    唐武德二年(628)置,属南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三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22南川县:废丹溪县“于丹溪水西置, 因以为名”。贞观十七年(643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,治今重庆市綦江县

  • 王望山

    又名黄牛山、北山。在今四川巴中市北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7巴州:王望山“在江之北岸,自郡城绝江而登,山高二里许,岩径极险,占一郡之胜。相传云:王真人得道此山,真人名蒙,故称王蒙山。旧记云:唐玄宗控白

  • 万安堡

    北宋置,属延安府。在今陕西子长县北。

  • 红土山

    ①即布库哩山。在今吉林安图县西南长白山东赤峰。清张凤台《长白征存录》卷2:“又正东与长白山相距只六十里者则有红土山。”山西北有布尔湖里池,旁有天女浴池碑。相传此为清朝统治者爱新觉罗氏先世神女浴处。②在

  • 卧虎屯

    即今吉林双辽县北卧虎镇。民国 《东北年鉴》: 四洮铁路大土山站北为卧虎屯站。

  • 保塞军

    ①唐方镇名。中和二年 (882) 置,治所在延州 (今陕西延安市东)。光化元年 (898) 改名宁塞军。②北宋建隆元年 (960) 置,治所在清苑县 (今河北保定市)。太平兴国六年 (981) 改为保

  • 碉门寨

    即今四川省天全县。险固可守,为茶马市贸易、通吐蕃要道所经。元至元初于此设安抚司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改置天全六番招讨司治。清雍正六年(1728年)改置天全州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