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龙沟口
即今河北涞源县东北乌龙沟。《清一统志·易州》:乌龙沟口“在州西紫荆关西北六十里,接广昌县界,外口要冲也。今有把总驻防”。
即今河北涞源县东北乌龙沟。《清一统志·易州》:乌龙沟口“在州西紫荆关西北六十里,接广昌县界,外口要冲也。今有把总驻防”。
在今四川成都市东二十四里正觉山麓。1979年清理发掘。据墓中出土的圹志记载,蜀僖王朱友壎系明献王朱椿世子朱悦燫的第三子。朱元璋建立明朝后,封第十一子朱椿于蜀,友壎为第三代蜀王。宣德七年(1432)因其
即今广东阳山县东岭背河,南流至青莲镇注入连江。《清一统志 · 连州》: 洭水 “一名阳溪。……至县治,绕城南而东,合通儒、青莲二水,穿三峡而东……”。
即白龙堆。在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敦煌间。
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三里荐福寺内。唐景龙年间修建。因小于慈恩寺大雁塔,故名。初为十五级,后经多次地震,塔顶坍塌,塔身破裂。现余十三级,通高43米,秀丽美观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全称荐福寺小
又名赵皮塞。在今河南兰考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》:赵皮塞“在兰阳县(今兰考县)北十六里。一名张禄口, 明嘉靖中河尝决于此”。又称赵皮寨。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北。明嘉靖时黄河决口于此。
又名恒冀、镇冀。唐方镇名。宝应元年(761)置。为收抚安禄山、史朝义余众而设河北三镇之一。治所在恒州(今河北正定县)。辖境屡有变动,较长期领有恒、冀、深、赵四州,相当今河北沙河、滹沱河下游以南,献县、
在今广西德保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 镇安府》: 鉴隘 “在府 (故治在今德保县) 西七十八里”。
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二十二里西团镇。旧属东台县, 1942年划归台北县(后改名大丰县)。在江苏省大丰市中偏西南部。面积96.1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团,人口 2700。明正德年间灶户煎盐
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开拉哩河“在齐齐哈尔城西北与呼伦布雨尔接界。源出西北兴安岭,西流会额尔古讷河”。
即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分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万县:分水公馆“在县西百里。《志》云:宏治末建”。